教育论文网

邓小平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马列毛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导论第14-32页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三、相关概念辨析第21-24页
  四、论文创新点、基本框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4-32页
第一章 传统时代观述评第32-61页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述评第32-36页
    一、时代、时代主题及时代观概念第32-33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述评第33-36页
  第二节、列宁、斯大林的时代观评述第36-43页
    一、列宁的时代观述评第36-40页
    二、斯大林的时代观述评第40-43页
  第三节、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时代观第43-60页
    一、1940年代到1960年代中期: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同时并存第44-50页
    二、196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前: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判断的偏差第50-57页
    三、全面、辩证、历史地评价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代观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二章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和国家综合安全思想第61-105页
  第一节、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观的历史演进第61-81页
    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第61-78页
    二、苏东剧变、冷战结束时邓小平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深化第78-81页
  第二节、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81-86页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第81-84页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意义第84-86页
  第三节、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观指导下的国家综合安全思想第86-104页
    一、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第86-89页
    二、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巨大动力第89-92页
    三、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第92-97页
    四、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第97-102页
    五、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精神支柱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三章 积极稳妥发展中美关系第105-140页
  第一节、从世界和平和中国安全、发展大局高度重视中美关系第105-109页
    一、新中国成立后美苏长期对峙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安全承受了巨大压力第105-107页
    二、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需要和平稳定国际环境的保障第107-109页
  第二节、与美国就中国教训越南牵制苏联达成默契第109-116页
    一、1975—1978年间苏越结盟关系和中国南部安全形势第109-111页
    二、邓小平决定教训越南震慑苏联第111-112页
    三、邓小平访美期间与卡特就教训越南牵制苏联进行会谈第112-114页
    四、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大意义第114-116页
  第三节、与美国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第116-131页
    一、国家利益概念及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的首要地位第117-119页
    二、以国家主权和安全为根本尺度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第119-131页
  第四节、以两手策略对付美国的两面政策灵活处理中美两国分歧第131-139页
    一、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的前提下作出适度的妥协第132-136页
    二、求同存异共同改善因西方“制裁”中国而严重倒退的中美关系第136-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四章 倾力消除“三大障碍构建新型中苏关系第140-182页
  第一节、中苏关系正常化提上日程的背景第141-152页
    一、苏联背景:内外交困被迫谋求S缓解同中国的关系第142-145页
    二、中国背景:不利和有利因素相交织促使中国对苏松动关系第145-152页
  第二节、倾力消除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三大障碍”第152-171页
    一、“三大障碍”的形成、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第153-156页
    二、要求苏联消除除“三大障碍”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原则第156-164页
    三、坚持把苏联促使越南从柬撤军作为优先解决的热点问题第164-171页
  第三节 为新型中苏关系准确定位奠定向中俄关系平稳过渡的牢实基础第171-181页
    一、深刻总结中苏关系的历史教训第171-175页
    二、以史为鉴为建立新型中苏关系准确定位第175-181页
  本章小结第181-182页
第五章 适时从“一条线”战略向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转变第182-215页
  第一节、从“一条线”战略向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182-197页
    一、1980年代初调整“一条线”战略被提上历史日程的必要性第182-192页
    二、从“一条线”战略向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转变的条件基本具备第192-197页
  第二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酝酿、提出和成熟第197-209页
    一、酝酿阶段:广聚智慧,对美拉开距离、对苏松动关系第197-201页
    二、提出阶段:十二大阐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第201-202页
    三、成熟阶段:十二大后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充实完善第202-209页
  第三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深远意义第209-213页
    一、中国为避免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第209-210页
    二、中国的安全环境大大改善,经济稳步增长第210页
    三、促进了全方位外交,拓展了中国的国际空间第210-211页
    四、中国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第211-212页
    五、使中国成功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冲击,迅速适应冷战后世界变化第212-213页
  本章小结第213-215页
结语:时代精华卫国利器第215-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44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44-245页
致谢第245-246页

本篇论文共24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邓小平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我国反恐现行重大问题研究
墨西哥渐进主义民主转型过程研究—
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迁的社会机制
积小胜为大胜:越南政治变革的逻辑
核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国家补偿责任问
我国刑法中兜底条款研究
竞业限制制度研究——以权利冲突及
WTO保障措施法上的权利与权力
人力资本动态匹配与中国外向型经济
高频地波雷达海流应用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
社会转型背景下“三农”报道研究—
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研究
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基
研发、规模经济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
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
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首次公开发行公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机制研
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与经营绩效
公司高管教育背景与风险承受水平的
渠道冲突解决策略的前因与绩效研究
要素供给变动下的中国附加值贸易研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出口增长和贸易促
斑马鱼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的
补肾壮阳胶嚢(WSKY)通过BDNF/ERK
茉莉酸类植物激素胶束电动色谱分离
基于结构多样性的新型选择性雌激素
基于云模型的图像去噪研究及应用
全极化星载SAR影像辐射校正与城区变
基于生物仿生和原位聚合的毛细管电
高压直流绝缘介质空间电荷运动分布
基于电场特征集和支持向量机的空气
薤和桑葚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信仰的变异与仪式的彰显——大理喜
社会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互动机
美国消费争议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水权制度研究
不作为共犯研究
自首制度实证研究
职务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附加刑研
国际核污染争端的要素及解决
人工岛屿建造之国际法问题研究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国际人道法适用
合同领域的第三国强制规范适用研究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财政体制研究
中部六省产业低碳化进程研究
基于欧债危机视角下的最优货币区理
银行海外投资区域布局研究
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及市场
SRSF2蛋白促进转录的独特作用和SR及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近20年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近代汉口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
我国报业数字化的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媒介化社会背景下价值观传播的
基于后发优势的中国追赶战略研究
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芍药苷缓解秀丽线虫Aβ蛋白毒性的作
同域分布10种兰花的生殖动态研究
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
油菜菌核病抗性和开花时间主效QTL精
茶皂素用于防治茶尺蠖的研究
褐飞虱对水稻品种抗性响应的比较蛋
几个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研
oscbl5调控水稻赤霉素信号影响花粉
大豆、玉米和高粱生长对土壤氧化亚
甘蓝型油菜粒重和角果长多效性主效
典型多倍体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对油菜小孢子胚胎
芝麻菜对重金属的耐性及富集效应的
鸡冠花的嵌合体和一花多型形成机理
 
邓小平论文 中国 国际战略论文 国家安全论文 思想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nabu**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