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论文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
论文目录
 
引言第1-20 页
  一、 盆地分析研究现状第9-11 页
  二、 合肥盆地研究现状第11-16 页
  三、 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 页
  四、 完成的工作量第18-19 页
  五、 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9-20 页
第一章 合肥盆地地质概况第20-27 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和工区位置第20 页
  第二节 大地构造位置第20-23 页
  第三节 盆内主要断裂及一批新断裂第23-25 页
  第四节 构造层划分第25-27 页
第二章 合肥盆地地层与沉积相第27-49 页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地层第27-30 页
    一、 肥北地区前中生界地层第27-29 页
    二、 肥南地区前中生界地层第29 页
    三、 肥东地区前中生界地层第29-30 页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地层第30-34 页
    一、 肥北地区中新生界地层第31-32 页
    二、 肥南地区中新生界地层第32-34 页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第34-49 页
    一、 肥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第34-38 页
    二、 肥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第38-42 页
    三、 盆地中新生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模式第42-45 页
    四、 盆地中新生界沉积充填序列第45-49 页
第三章 合肥盆地构造特征第49-83 页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特征第50-55 页
    一、 前中生界基底特征第50-51 页
    二、 前中生界构造属性第51-54 页
    三、 前中生界构造单元划分第54-55 页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构造特征第55-65 页
    一、 中新生界构造单元划分第55-60 页
    二、 盆地断层特征研究第60-65 页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第65-79 页
    一、 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第65-71 页
    二、 新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第71-76 页
    三、 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第76-79 页
  第四节 合肥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第79-83 页
    一、 印支期构造应力场特征第79-80 页
    二、 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第80 页
    三、 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第80 页
    四、 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特征第80-83 页
第四章 合肥盆地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第83-117 页
  第一节 盆地重、磁、电、化学场特征研究第83-93 页
    一、 重力场特征第83-87 页
    二、 磁力场特征第87-89 页
    三、 电场特征第89-91 页
    四、 地球化学场特征第91-93 页
  第二节 资料的常规处理与初期成果解释第93-105 页
    一、 重力资料处理第93-96 页
    二、 磁力资料处理第96-100 页
    三、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第100-105 页
  第三节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第105-117 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5-106 页
    二、 不同地球物理场之间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第106 页
    三、 联合反演的定义第106-114 页
    四、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获得了印支面、结晶基底构造图第114-117 页
第五章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形成演化的影响第117-136 页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第118-121 页
    一、 平移运动第118-120 页
    二、 伸展运动第120-121 页
    三、 逆冲运动第121 页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的走滑运动与盆地原型第121-128 页
    一、 张八岭隆起带第121-122 页
    二、 盆地东缘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构造特征第122 页
    三、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时代第122-126 页
    四、 早白垩世合肥盆地原型第126-128 页
  第三节 郯庐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伸展活动与盆地原型第128-132 页
    一、 郯庐断裂带伸展构造特征第129 页
    二、 晚白垩世一古近纪合肥盆地原型第129-132 页
  第四节 郯庐断裂带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活动与盆地消亡第132-136 页
    一、 郯庐断裂带逆冲构造特征第132 页
    二、 郯庐断裂带逆冲运动与合肥盆地第132-136 页
第六章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第136-163 页
  第一节 大别造山带和合肥盆地的耦合第136-138 页
  第二节 前侏罗纪盆前阶段第138-144 页
    一、 结晶基底的形成(Ar_2-Pt_2)第138-139 页
    二、 被动大陆边缘裂谷阶段(Pt_3-O_2)第139 页
    三、 弧后盆地阶段(O_3-D_2)第139 页
    四、 弧后前陆盆地阶段(D_3-T_1)第139-141 页
    五、 印支期冲断作用阶段(T_2-T_3)第141-144 页
  第三节 侏罗纪类前陆盆地阶段第144-150 页
    一、 发育生长冲断构造第144-145 页
    二、 侏罗系南厚北薄由南向北超覆第145-148 页
    三、 侏罗系物源主要来自南侧的再旋回造山带第148-149 页
    四、 南缘及东缘的侏罗系冲积扇群属于前陆磨拉石沉积第149 页
    五、 侏罗纪沉积旋回反映了大别物源区不断隆升第149-150 页
  第四节 早白垩世挤压走滑阶段第150-156 页
    一、 早白垩世早中期大别造山带滑覆冲断作用第150-154 页
    二、 早白垩世中晚期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第154-156 页
  第五节 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阶段第156-159 页
  第六节 新近纪-第四纪坳陷阶段第159-163 页
第七章 合肥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第163-200 页
  第一节 盆地油气显示第163-168 页
    一、 油气苗地面显示第163-164 页
    二、 金寨县张店中侏罗统三尖铺组油砂岩地球化学特征第164-168 页
  第二节 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特征第168-182 页
    一、 寒武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第168-169 页
    二、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及特征第169-170 页
    三、 中新生界烃源岩分布及特征第170-182 页
  第三节 盆地储集层特征研究第182-189 页
    一、 储集层分布特征第182 页
    二、 储集空间类型第182-183 页
    三、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第183-186 页
    四、 储集层成岩作用第186-188 页
    五、 盆地储集层评价第188-189 页
  第四节 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与生储盖组合第189-195 页
    一、 盆地中、新生界盖层条件第189-192 页
    二、 盆地中、新生界圈闭条件第192-193 页
    三、 盆地中、新生界生储盖组合第193-195 页
  第五节 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第195-197 页
    一、 盆地构造演化与生储盖组合第195 页
    二、 盆地可能的储油构造类型第195-197 页
  第六节 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第197-200 页
    一、 盆地中部是含油气最有利地区第198 页
    二、 盆地东部是含油气较有利地区第198-199 页
    三、 盆地南部是含油气远景区第199-200 页
结论第200-202 页
参考文献第202-207 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207 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第207 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项目第207-208 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项目第208-209 页
致谢第209-210 页
附图版第210-224页

本篇论文共224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
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
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层序地层学及含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混合污染
最近135ka甜水海碳酸盐元素指标变化
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开
广东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网络查询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辅助规划
基于GIS的公交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
澳门南湾湖钻孔沉积物中烷基酚和多
基于GIS的面源信息系统及其在流溪河
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北段新生代高钾岩
新疆塔克札勒蛇绿混杂岩两类火山熔
基于遥感调查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
粤北凡口铅锌矿尾矿风化作用及其环
广州近海海域综合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特征及
广州室内室外空气中羰基化合物及其
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的液相色谱—质谱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地区古弧—盆
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
层序地层学在饶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
华南沿海资源效应遥感生物地球化学
酒泉盆地勘探目标研究
晚新生代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
基于GIS-T的城市公共交通时空数据模
珠江三角洲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区域地
粗滤料反粒度过滤技术及其在饮用水
管道分质供水系统自动控制与远程监
柴西第三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
广州市环境氡及应用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冲断带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北带构造—层序—成藏动力
储层中矿物与油气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与下古生界油气
城市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保
二连盆地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及预测
广州大气降雨中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
大气羰基化合物碳同位素及大气有机
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
污水处理厂多环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
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
渤南洼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规
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多环芳烃的区域地球
广州市城区街道毒害空气污染物暴露
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分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影响评
临南洼陷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
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
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储层特征及精细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
攀西地区碱性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
滇东南马关地区新生代富钾火山岩和
柴达木盆地昆前—茫崖坳陷构造样式
深圳后海湾海相沉积淤泥固结变形特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体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构造特征及其对层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沉积相研
草原土壤有机碳动力学同位素示踪研
古气候变化对湖相高频旋回泥岩和页
高负荷地下土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交通监控调度系统
SVG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GIS的统计分析信息系统的研制与
电喷雾质谱和钌离子催化氧化法研究
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氮生物地球化学
东莞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
惠民凹陷上古生界煤系源岩的热演化
海南岛中—东部屯昌地区古生代变基
云南宝秀盆地27kaB.P-15kaB.P间泥炭
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河
江汉盆地东部中生代沉积物碎屑云母
基于3S的广州西北江防汛指挥模型研
珠江三角洲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挥发性
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从珠江河口至
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及邻近南海海
零价金属铁、锌以及双金属铁/钯、铁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PCDDs
珠江口及近海沉积有机质的分布、来
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及其在华南
热液条件下CO2与H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研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黄铜矿、
苏丹Melut盆地构造、沉积和油气成藏
沾化凹陷东部北西向断裂系统与油气
环境与生物样品中PCDD/Fs和DL-PCBs
大洋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盐限
东北伊通—大屯和双辽地区晚中生代
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其~(
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的恢复
广州市典型地区气溶胶中烃类化合物
基于MAPGIS的广州市主要陆地地质灾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沉积、层序及油气
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与油气
储层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碰撞后岩浆作用、
粤西新生代红土组分特征与定量遥感
广州市河涌磷污染及控制研究
松辽盆地天然气成藏规律及深层天然
季风气候对南海北部珊瑚钙化和氧碳
济阳—昌潍坳陷早新生代原型盆地分
储层地震属性优化及属性体综合解释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隐蔽油
惠民凹陷沙三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构造、沉积及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地质结构及演
济阳坳陷缓坡带形成机制及油气成藏
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峨眉山LIP事件在乐康剖面的沉积地球
地形与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与应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盆地构造特征
安徽巢湖杭埠河流域环境变化的湖泊
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
川西新元古代岩浆岩的SHRIMP锆石U-
西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及大分子有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研究
广州市典型医院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等
埕东—飞雁滩地区层序地层与油气成
盐湖沉积剖面有机质分子、碳氢分子
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
 
合肥盆地论文 构造演化论文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论文 烃源岩论文 油气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huangxing**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