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多孔岩石及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机制的理论模型和试验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多孔岩石及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机制的理论模型和试验研究
论文目录
 
作者简历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 岩石冻融损伤机制综述第17-29页
    · 多孔岩石的冻融损伤理论第17-24页
    · 裂隙岩体的冻融损伤理论第24-25页
    · 影响岩石冻融损伤扩展的因素第25-29页
  · 损伤、断裂力学简介第29-33页
    · 损伤力学简介第29-31页
    · 断裂力学简介第31-33页
  ·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33-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 技术路线第34-35页
    · 创新点第35-36页
第二章 多孔岩石冻结过程中体积膨胀机制的理论模型第36-57页
  · 孔隙水相变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第36-39页
  · 孔隙尺寸对水冰点的控制作用第39-43页
    · 水-冰相变过程中压力与冰点的关系第39-42页
    · 毛细孔中水-冰体系的压力状态第42-43页
  · 封闭孔隙中水结冰的过程及冻胀力计算第43-55页
    · 裂隙不扩展条件下冻胀力计算模型第44-49页
    · 裂隙扩展条件下下冻胀力计算模型第49-55页
  · 连通孔隙中水结冰的过程第55-56页
  ·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砂岩冻融损伤机制的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第57-79页
  · 孔隙结构特征对砂岩冻融损伤的控制第57-59页
  · 冻结条件对砂岩冻融损伤机制的控制第59-67页
    · “特征冻融损伤单元”的定义及其冻融损伤机制第59-65页
    · 不同冻结条件下冻胀力的发展过程第65-66页
    · 多单元结构的冻融损伤机制第66-67页
  · 砂岩冻融损伤的微观观察第67-73页
    · 试验设置第67-6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8-73页
  · 冻融过程中砂岩的变形特征第73-77页
    · 试验设置第73-7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4-77页
  ·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第79-104页
  · 冻融循环作用的特征和分类第79-84页
    · 冻融作用的周期性和冻融损伤的强烈程度第79-81页
    · 冻融循环作用的分类第81-84页
  · 损伤变量(损伤因子)的定义及讨论第84-90页
    · 砂岩的冻融损伤与孔隙率变化的关系第84-85页
    · 利用“缺陷面积”定义损伤变量第85-87页
    · 利用残余应变定义损伤变量第87-90页
  · 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第90-97页
    · 高周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第91-92页
    · 低周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第92-94页
    · 高周和低周疲劳组合的损伤累积模型第94-97页
  · 砂岩冻融损伤演化特征的试验研究第97-103页
    · 试验设置第97-99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99-101页
    · 冻融损伤扩展模型的验证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五章 冻融作用下花岗岩中裂隙的扩展机制第104-130页
  · 物理模型试验的设置第104-108页
    · 试样准备第104-105页
    · 冻结模式设置第105-107页
    · 裂隙变形数据的计算及修正第107-108页
  · 不同冻结模式下裂隙的变形规律第108-116页
    · 不同冻结模式下裂隙变形过程的对比第108-109页
    · 由上而下的冻结模式(昼夜冻融)第109-111页
    · 由下而上的冻结模式(昼夜冻融)第111-114页
    · 长期冻结试验第114-116页
  · 不同冻结模式下裂隙的扩展机制第116-128页
    · 由上而下的冻结模式第116-125页
    · 由下而上的冻结模式第125-128页
  ·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六章 冰楔作用下花岗岩中裂隙扩展的初步理论模型第130-143页
  · 裂隙水冻结过程中密封条件的形成第130-136页
    · 密封条件的分类和形成第130页
    · 冰在岩石上的摩擦、运动性质第130-133页
    · 冰塞形成后岩梁上的应力分布状态第133-136页
  · 冰塞的生长、运动和变形第136-139页
    · 冰塞生长过程中的变形相容条件第136-139页
    · 岩梁的变形及冰塞的受力平衡第139页
  · 关于应力腐蚀开裂关键问题的讨论第139-141页
    · 裂隙水结冰完成后裂隙端部是否仍有未冻水第139-141页
    · 未冻水是否具有腐蚀性第141页
  ·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43-148页
  · 结论第143-146页
  · 展望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1页

本篇论文共16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多孔岩石及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机制的
细菌3-羟基脂肪酸环境代用新指标的
浙西淳安降雨型滑坡发育规律及危险
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
鄂东金山店—灵乡地区矽卡岩型铁矿
闽北政和—建瓯地区中生代金矿成矿
镇泾地区页岩储层解释模型及测井评
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石炭纪火山岩岩石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
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砷富集的季节性变
高频面波中不同模态的特性及应用
扬子克拉通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地壳演
测井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研究——CC
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二叠纪含煤岩系
羌塘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研究及动力学
古亚洲洋俯冲引起的壳—幔作用与沉
地下水流系统控制因素及演变规律研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岩浆活动的
基于惯性测量的滑坡位移监测研究
HHT算法改进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空间模式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
老挝琅勃拉邦及黎府构造带古特提斯
东昆仑小灶火软玉矿床成因研究
华南早—中三叠世天文年代学与古环
中国大同盆地含砷地下水反应运移模
内蒙古东乌旗至嫩江成矿带钨(钼)
中祁连东段早古生代岩浆侵入作用及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沉积物
Ca同位素的精确测定及其地质应用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部混合岩化泥质麻
新疆东准噶尔早古生代蛇绿岩SHRIMP
碳酸盐岩微观储层三维孔喉结构的定
基于溶解潜力的岩溶发育数值模型及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油气成藏动力
中国河北省东坪金矿床地质背景及成
山西某矿山高边坡马兰黄土非饱和特
基于分形与小波理论的成矿复杂信息
时移地震油藏参数的差异性反演研究
二维弹性非均匀介质高频面波反演
羌塘地块地壳电性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武汉市覆盖层-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
磁总场异常及其梯度联合反演方法研
渐进式滑坡多场信息演化特征与数据
甘肃省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研究
武汉市青菱乡岩溶塌陷机理及数值模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不
阿拉善块体西南部古生代侵入岩的岩
酒泉盆地白垩系下沟组旋回地层识别
高应力脆性岩石时滞性破坏特性研究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反演研究
滇西南及泰国北部古生代早中期特提
高频面波的灵敏性分析及其反演方法
西藏措勤盆地晚始新世年代地层与古
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
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
内蒙古图古日格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
基于地震反演的下印度盆地储层评价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影响因
新元古代至寒武纪化学分层海洋中的
基于新型遥感数据的典型地质环境信
自动导向钻具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重点矿业经济区和谐矿区评价及建设
高寒山区河道径流形成过程的同位素
块状钛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
介孔三氧化钼及其负载钯催化剂的制
坡缕石基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
核壳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微
新型硫、锰改性铁基材料的制备及其
硅藻土基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磷
贵金属及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制
锆钛酸钡钙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
东莞地区电镀厂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
粘土矿物的有机功能化及其重金属吸
吸附/零价铁技术处理皂素废水中糠醛
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下工况参数实时探
人造水合物岩心研制与实验研究
基于数据分析的海洋平台安全评价与
围岩与煤储层裂隙对应关系研究及应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机
基于高岭土的高比表面积介孔材料的
矿柱回收过程充填体与围岩稳定性及
湖南锡矿山锑矿酸性矿山废水产生的
基于语义尺度的矿山多模型构建与不
中国珠宝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及演
氯苯类化合物在低渗透粘性土介质中
江汉平原典型研究区有机磷农药分布
腾冲地热区砷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
中国大同盆地与巴基斯坦拉合尔地区
 
冻融损伤机制论文 多孔岩石论文 裂隙岩体论文 冻融疲劳损伤论文 应力腐蚀开裂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zzzxf**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