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目录 | 第13-19页 |
第一部分:纳米二氧化钛经腹腔注射急性染毒对小鼠肝脏的毒性效应 | 第19-73页 |
第一章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19-36页 |
1 引言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20-21页 |
· 器体比(器官与体重比值)的测定 | 第21页 |
· 器官中的钛含量分析 | 第21页 |
· 血生化指标分析 | 第21-22页 |
·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体重增长及器体比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钛在器官中的含量 | 第23-24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肝脏功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肾脏功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心肌损伤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 | 第36-48页 |
1 引言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37页 |
· 肝脏中活性氧(ROS)分析 | 第37-38页 |
· 脂质过氧化水平分析 | 第38页 |
·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 肝脏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 第39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 肝脏 ROS 和脂质过氧化分析 | 第39-41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肝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钛引起小鼠肝脏急性损伤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测定 | 第48-61页 |
1 引言 | 第48-4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49页 |
· 肝脏 DNA 的提取 | 第49页 |
· 钛在肝脏和肝脏 DNA 中的含量分析 | 第49页 |
· 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 第49页 |
· 小鼠肝脏的超显微结构观察 | 第49页 |
· 细胞因子含量以及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 钛在肝脏和肝 DNA 中的含量 | 第51页 |
· 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 | 第51-52页 |
· 小鼠肝脏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52-53页 |
· 肝脏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53-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钛与肝脏细胞 DNA 的相互作用 | 第61-72页 |
1 引言 | 第61-6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62页 |
· 肝脏 DNA 的提取 | 第62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62页 |
· 扩展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吸收光谱 | 第62-63页 |
· 圆二色谱(CD)测定 | 第63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63页 |
·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3-66页 |
· 肝脏 DNA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63-64页 |
· 肝脏 TI~(4+)-DNA EXAFS 分析 | 第64-65页 |
· CD 色谱分析 | 第65-6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二部分 纳米二氧化钛经灌胃亚急性染毒对小鼠肝脏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 | 第73-149页 |
第五章 纳米二氧化钛造成肝脏损伤免疫学实验研究 | 第73-86页 |
1 引言 | 第73-7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74页 |
· 计算小鼠器官与体重比值(器体比) | 第74页 |
· 肝脏病理学的观察 | 第74页 |
· 肝功能生化分析 | 第74-75页 |
· 血液学指标的检测 | 第75页 |
· 小鼠全血中免疫细胞含量测定 | 第75页 |
· IL-2、NO 浓度的检测 | 第75-76页 |
· 统计分析 | 第7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6-80页 |
· 纳米 TIO_2对小鼠体重增长及器体比的影响 | 第76-77页 |
·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77页 |
· 肝功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 | 第77-78页 |
· 血液学参数 | 第78-79页 |
· 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含量变化 | 第79-80页 |
· 血清中 IL-2 和 NO 的水平 | 第80页 |
4 讨论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纳米二氧化钛导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 | 第86-101页 |
1 引言 | 第86-8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7-89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87页 |
· 肝脏系数 | 第87页 |
· 钛在肝脏中的含量分析 | 第87页 |
·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87页 |
· TEM 观察肝细胞超显微结构 | 第87-88页 |
· TLR 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分析 | 第88-89页 |
· ELISA 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 | 第89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8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9-96页 |
· 肝体比和肝中 TI 元素的含量 | 第89-91页 |
· 肝脏病理学观察 | 第91-92页 |
· 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 | 第92-93页 |
· TOLL 样受体基因表达分析 | 第93-94页 |
· 肝脏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 第94-96页 |
·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M 表达水平 | 第96页 |
4 讨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第七章 长期暴露于纳米二氧化钛的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101-148页 |
1 引言 | 第101-10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4页 |
· 实验动物和试剂 | 第102页 |
· 钛元素在肝组织中的含量分析 | 第102页 |
· 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 第102页 |
· 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第102页 |
· 血液学参数检测 | 第102-103页 |
· 肝功能生化分析 | 第103页 |
· 基因芯片检测 | 第103-104页 |
·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 | 第104页 |
· 实时定量-PCR | 第104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10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04-140页 |
· 钛元素含量 | 第104页 |
· 肝脏病理学观察 | 第104-105页 |
· 肝细胞超显微结构观察 | 第105-106页 |
· 血液学参数与肝功能分析 | 第106-107页 |
· 基因表达谱变化 | 第107-140页 |
· RT-PCR | 第140页 |
4 讨论 | 第140-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8页 |
小结 | 第148-149页 |
全文总结 | 第149-151页 |
文献综述:纳米二氧化钛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 | 第151-174页 |
1 纳米颗粒概念与特性 | 第151-153页 |
2 纳米 TIO_2特性及用途 | 第153页 |
3 纳米 TIO_2材料的暴露途径 | 第153-160页 |
· 人群的暴露模式 | 第154-156页 |
· 动物研究的暴露途径 | 第156-160页 |
4 细胞纳米毒理学:纳米 TIO_2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160-162页 |
· 纳米 TIO_2跨膜机理以及在细胞内的定位 | 第161页 |
· 纳米 TIO_2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 第161-162页 |
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2-16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2-163页 |
·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 | 第16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3-164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174-176页 |
缩略词表 | 第176-1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课题情况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