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 耳语音研究发展概述 | 第17-19页 |
· 说话人识别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说话人识别的意义 | 第19页 |
· 说话人识别的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 说话人识别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耳语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发展与难点 | 第22-25页 |
· 耳语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发展 | 第22-24页 |
· 耳语说话人识别技术的难点 | 第24-2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说话人识别原理与分析 | 第29-42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语音特征提取及特征域鲁棒技术 | 第30-34页 |
· 特征参数提取 | 第30-33页 |
· 特征域鲁棒技术 | 第33-34页 |
· 说话人模型及模型域鲁棒技术 | 第34-39页 |
· 说话人模型 | 第34-38页 |
· 模型域鲁棒技术 | 第38-39页 |
· 得分规整技术与说话人识别性能评价 | 第39-42页 |
· 得分规整技术 | 第39-40页 |
· 说话人识别性能评价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耳语音的特性及耳语音数据库的建立与听辨 | 第42-64页 |
· 耳语音特性分析 | 第42-54页 |
· 耳语音的生理特点 | 第42-45页 |
· 耳语音的声学特性 | 第45-51页 |
· 耳语音的感知特性 | 第51-54页 |
· 耳语音数据库的建立 | 第54-59页 |
· 数据库设计与规划 | 第55-57页 |
· 语音信号采集与数据库加工 | 第57-59页 |
· 耳语音听辨实验研究 | 第59-64页 |
· 声调听辨 | 第59-60页 |
· 性别听辨 | 第60-61页 |
· 情感听辨 | 第61-64页 |
第四章 耳语音特征参数提取与说话人状态因子研究 | 第64-91页 |
· 耳语音特征参数提取与不同说话人状态下的特征差异比较 | 第64-69页 |
· 时域特征提取与不同说话人状态下的参数比较 | 第64-65页 |
· 频域参数提取与不同说话人状态下的参数比较 | 第65-68页 |
· 不同说话人状态下的耳语特征参数统计值比较 | 第68-69页 |
· 修正谱参数及其全局统计变量 | 第69-79页 |
· 基于频谱分段的耳语音共振峰提取 | 第69-74页 |
· 基于正弦模型的频率参数提取 | 第74-75页 |
· 基于人耳听觉模型的频谱参数提取 | 第75-76页 |
· 修正频谱参数及其全局统计 | 第76-79页 |
· 基于全局谱参数的耳语说话人状态分类方法 | 第79-89页 |
· 语音情绪识别 | 第79-82页 |
· 耳语说话人状态因子 | 第82-84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84-8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非典型情绪下的耳语音说话人识别 | 第91-110页 |
· 引言 | 第91-93页 |
· 情感说话人识别难点与对策 | 第92页 |
· 非典型情绪下耳语说话人识别方案分析 | 第92-93页 |
· 情绪状态对耳语说话人识别的影响 | 第93-96页 |
· 基准系统的算法框架 | 第93-94页 |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94-96页 |
· 基于特征映射的非典型情绪耳语说话人识别 | 第96-99页 |
· 特征映射的基本原理 | 第96页 |
· 基于特征映射的耳语说话人状态补偿 | 第96-98页 |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 基于说话人模型合成的非典型情绪耳语说话人识别 | 第99-103页 |
· 说话人模型合成的基本原理 | 第99-100页 |
· 基于说话人模型合成的耳语说话人状态补偿 | 第100-101页 |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101-103页 |
· 基于潜因子分析的非典型情绪耳语说话人识别 | 第103-108页 |
· 潜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 | 第103-106页 |
· 基于潜因子分析的非典型情绪耳语说话人识别 | 第106-10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基于联合因子分析的多信道非典型情绪耳语音说话人识别 | 第110-128页 |
· 引言 | 第110-111页 |
· 信道变化对耳语说话人识别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 基于特征映射的信道补偿在耳语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 | 第113-115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113-11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4-115页 |
· 基于说话人模型合成的信道补偿在耳语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 | 第115-117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115-11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6-117页 |
· 基于因子分析的信道补偿方法在耳语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 | 第117-119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117-11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8-119页 |
· 基于联合因子分析的多信道非典型情绪耳语音说话人识别 | 第119-127页 |
· 联合因子分析(JFA)的原理 | 第119-120页 |
· 基于联合因子分析的信道及说话人状态补偿过程 | 第120-122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122-12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3-1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 全文总结 | 第128-130页 |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