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缘起第13-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关于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的研究状况第17-2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6页
  1.4 研究方法第26-28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26-27页
    1.4.2 比较分析法第27-28页
第2章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8-43页
  2.1 对于举报行为的相关界定第28-34页
    2.1.1 权威学者对于举报行为的不同界定第28-32页
    2.1.2 本文对于举报行为的界定第32-34页
  2.2 对于潜在举报人的相关界定第34-43页
    2.2.1 潜在举报人的主体范围界定第34-38页
    2.2.2 潜在举报人的相对特殊性第38-40页
    2.2.3 举报人的善恶评述引发的伦理思考第40-43页
第3章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的存在性判定第43-66页
  3.1 结果论视角下的利益权衡伦理困境第43-50页
    3.1.1 基于举报结果的个人利益权衡困境第43-47页
    3.1.2 基于举报结果的组织利益权衡困境第47-48页
    3.1.3 面对个人和组织的利益权衡伦理困境第48-50页
  3.2 契约论视角下的忠诚保持伦理困境第50-54页
    3.2.1 基于契约精神的组织忠诚保持困境第51-52页
    3.2.2 基于契约精神的公众忠诚保持困境第52-53页
    3.2.3 面对组织和公众的忠诚归属伦理困境第53-54页
  3.3 权利论视角下的秩序遵循伦理困境第54-66页
    3.3.1 法定权利给予潜在举报人的秩序遵循矛盾第56-58页
    3.3.2 组织伦理规范对于潜在举报人权利持有的困扰第58-62页
    3.3.3 面对国家和组织的规则遵循伦理困境第62-66页
第4章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第66-92页
  4.1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必然原因——举报行为性质第66-71页
    4.1.1 举报行为的非完全利他行为性质判定第66-67页
    4.1.2 举报行为的亲社会和强互惠行为性质判定第67-69页
    4.1.3 行为性质预示内生伦理矛盾的必然产生第69-71页
  4.2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直接原因——个体伦理认知第71-80页
    4.2.1 支持减少催生行为伦理正义质疑第71-76页
    4.2.2 情感认知影响潜在举报人伦理判断自主性第76-80页
  4.3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产生的间接原因——社会文化背景第80-92页
    4.3.1 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文化对于举报行为的抗拒第80-86页
    4.3.2 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文化对于举报行为的逃避第86-92页
第5章 举报人行为的正义性判定第92-117页
  5.1 举报人行为的法理正义辨析第92-101页
    5.1.1 国家法律对于举报人行为的正义认定第92-95页
    5.1.2 政治民主赋予举报人行为正义的基础第95-98页
    5.1.3 举报人的行为不违背相关法律基点第98-101页
  5.2 举报人行为动机的伦理正义性辨析第101-110页
    5.2.1 举报行为是对潜在举报人自我伦理正义的达成第101-105页
    5.2.2 举报人的行为是对举报目标“忠诚”意愿的达成第105-106页
    5.2.3 举报人的行为是对职业伦理要求的达成第106-110页
  5.3 举报与不作为的正义性辨析第110-117页
    5.3.1 “代理转换原则”的非适用性辨析第110-113页
    5.3.2 “社会交换理论”的非适用性辨析第113-117页
第6章 协助潜在举报人走出伦理困境的路径探讨第117-154页
  6.1 拓宽内部举报渠道减少伦理摩擦第117-124页
    6.1.1 内部举报渠道畅通的伦理价值第117-120页
    6.1.2 内部举报渠道畅通机制的建立第120-124页
  6.2 树立理性忠诚目标协助潜在举报人走出忠诚困境第124-129页
    6.2.1 理解理性忠诚的伦理价值第124-126页
    6.2.2 协助潜在举报人树立理性忠诚目标第126-129页
  6.3 加强现行法律对于潜在举报人的伦理关怀第129-143页
    6.3.1 法律对于潜在举报人解困的伦理价值第129-133页
    6.3.2 增强法律伦理关怀的有益创想第133-143页
  6.4 重视潜在举报人的回应机制建设第143-154页
    6.4.1 以政府回应机制作为潜在举报人解困的主导第143-146页
    6.4.2 以社会回应机制作为潜在举报人解困的辅助第146-152页
    6.4.3 以共同治理思想作为潜在举报人解困的发展方向第152-154页
结论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72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72-174页
后记第174-175页

本篇论文共175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潜在举报人伦理困境研究
衡阳新纪元物业管理公司风险管理研
行政规则研究
吉林市BJ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
行政信息公开研究
长春中泰实业有限公司战略研究
比较法视野下的《天盛律令》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美国联邦定期刑改革研究
C市居民用水价格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法制的政治逻辑
保利·锦江林语项目市场定位研究
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犯罪原因研究
PMO模式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
社区矫正基本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
“时代富通”城镇化投资基金运营研
中信地产长春光明公园项目成本控制
职业化农民:基于H市城郊都市农业劳
珲春市鼎力房地产开发公司融资路径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研究
证大光明城三期房地产项目市场销售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
BT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
代际差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
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
佳和公司物业延伸服务的目标市场营
慈善组织行政规制研究
住房公积金最佳现金持有量研究——
公民权利视角下社会保障制度“去身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
乡村信访过程中的国家基础权力重构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研
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性分析
中国跨部门合作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新型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抗争的策略逻辑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基于
战略导向的W房地产公司培训体系构建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房地产经纪独家代理制度研究
城乡结合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
项目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构建与实证
约翰·密尔行政哲学思想的理论考察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研究
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研究
郑州兴基公司房地产业务拓展战略研
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园区
游说者在美国外交中的角色——以以
基于质量调整的住房价格指数编制方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北省
21世纪初俄日关系研究
保定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1世纪初老挝对华政策研究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实证研究
领土争端对国家间安全与合作的影响
Sm房地产公司杭州区域竞争战略研究
日本政党体制的结构转换及其对中日
易居中国EJU房地产电子商务案例研究
边缘化身份视角下的国际冲突研究
南昌CS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再研究
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研究
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
外交政策制定中制度的重要性:后冷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研究:1998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和展望
新现实主义的局限性——从国内视角
我国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
苏格兰议会研究(1290-1707年)
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举报行为论文 伦理矛盾论文 伦理正义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a36125687**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