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0-26页 |
1.1.1 帕金森病及其亚型介绍 | 第20-22页 |
1.1.2 帕金森病姿势不稳与步态异常与静止性震颤症状 | 第22-23页 |
1.1.3 帕金森病亚型影像学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1.4 计算机辅助图像识别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姿势不稳与步态异常帕金森病亚型患者脑白质研究 | 第28-38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受试者与方法 | 第29-31页 |
2.2.1 受试者信息 | 第29-30页 |
2.2.2 图像采集 | 第30-31页 |
2.2.3 图像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1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31-34页 |
2.4 讨论 | 第34-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伴静止性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小脑-丘脑-运动皮质环路功能研究 | 第38-59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受试者与方法 | 第39-47页 |
3.2.1 受试者信息 | 第39-42页 |
3.2.2 图像采集 | 第42页 |
3.2.3 图像预处理和头动校正 | 第42页 |
3.2.4 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 | 第42-46页 |
3.2.5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分析 | 第46-47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47-56页 |
3.3.1 节点核心性组间比较结果 | 第47-51页 |
3.3.2 节点核心性变化与震颤病情的相关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3.3.3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组间比较结果 | 第54-56页 |
3.4 讨论 | 第56-58页 |
3.4.1 脑节点核心性组间差异 | 第56-57页 |
3.4.2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组间差异 | 第57-58页 |
3.4.3 本项研究的不足 | 第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多模态脑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帕金森病临床亚型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 第59-75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受试者与方法 | 第60-67页 |
4.2.1 受试者信息 | 第60-61页 |
4.2.2 图像采集 | 第61页 |
4.2.3 数据预处理 | 第61-63页 |
4.2.4 特征提取和筛选 | 第63-65页 |
4.2.5 分类器的构建与评价 | 第65-67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67-71页 |
4.4 讨论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8页 |
综述 | 第98-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