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5-32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5-16页 |
1.2 猪抗病育种 | 第16-18页 |
1.2.1 猪抗病育种的意义 | 第16页 |
1.2.2 猪抗病育种的方法 | 第16-17页 |
1.2.3 当前猪抗病育种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 猪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 第18-21页 |
1.3.1 猪免疫系统 | 第18-20页 |
1.3.2 免疫应答 | 第20-21页 |
1.4 淋巴细胞与病毒感染 | 第21-24页 |
1.5 双链RNA及聚肌胞苷酸PolyI:C概述 | 第24-25页 |
1.6 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数据库 | 第25-30页 |
1.6.1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1.6.2 生物信息数据库 | 第28-30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2 Poly I:C刺激前后猪全血淋巴细胞数量差异转录组分析 | 第32-56页 |
2.1 前言 | 第32页 |
2.2 材料 | 第32-34页 |
2.2.1 试验动物群体 | 第32页 |
2.2.2 群体聚肌胞Poly I:C刺激与试验样品的采集 | 第32-33页 |
2.2.3 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2.2.4 五分类血常规检测 | 第33页 |
2.2.5 基因芯片数据的qRT-PCR验证 | 第33-34页 |
2.3 方法 | 第34-36页 |
2.3.1 聚肌胞高应答与低应答杜二F2猪的确定 | 第34页 |
2.3.2 聚肌胞刺激F2杜二猪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析 | 第34-36页 |
2.4 结果 | 第36-52页 |
2.4.1 PolyI:C刺激前后杜二F2猪体温变化分析 | 第36页 |
2.4.2 PolyI:C刺激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变化趋势 | 第36-38页 |
2.4.3 PolyI:C刺激后杜二F2猪HIGH组和LOW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8-41页 |
2.4.4 基因芯片的层次聚类分析 | 第41-43页 |
2.4.5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2.4.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分析 | 第46-47页 |
2.4.7 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分析 | 第47-52页 |
2.5 讨论 | 第52-56页 |
2.5.1 与polyI:C诱导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相关的通路 | 第52-53页 |
2.5.2 HIGH组和LOW组特异的通路 | 第53-54页 |
2.5.3 与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相关的重要基因分析 | 第54-56页 |
3 基于Affymetrix芯片的猪差异表达基因数据库(PGED)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74页 |
3.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56页 |
3.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56-57页 |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57-58页 |
3.4 系统设计 | 第58-61页 |
3.4.1 需求分析 | 第58页 |
3.4.2 架构设计 | 第58-60页 |
3.4.3 数据库表设计 | 第60-61页 |
3.5 系统实现 | 第61-72页 |
3.5.1 系统环境及配置 | 第61-64页 |
3.5.2 wwwBLAST配置 | 第64-68页 |
3.5.3 系统界面及功能 | 第68-72页 |
3.6 讨论 | 第72-74页 |
4 总结 | 第74-76页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第74-75页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第75页 |
4.3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3页 |
附录1 数据分析核心程序代码 | 第93-97页 |
附录2 与淋巴细胞减少相关的通路 | 第97-111页 |
附录3 HIGH组和LOW组特异的通路 | 第111-11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