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9页
1 绪论第19-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9-22页
    1.1.1 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的退化及丧失第19-20页
    1.1.2 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面对的特殊问题第20-21页
    1.1.3 传统滨水景观设计项目的受限与失效第21-22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1.2.1 研究目的第22-23页
    1.2.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 研究内涵解析与范围界定第24-27页
1.3.1“过程”及“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内涵解析第24-26页
    1.3.2 研究对象空间范围界定第26-27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7-3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1.4.3 论文框架第30-31页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第31-55页
  2.1 城市滨水区景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第31-38页
    2.1.1 国外研究进展第32-33页
    2.1.2 国内研究进展第33-35页
    2.1.3 发展趋势第35-37页
    2.1.4 研究述评第37-38页
  2.2 相关概念比较与辨析第38-42页
    2.2.1 弹性(resilience)第39-41页
    2.2.2 适应性(adaptation)第41-42页
    2.2.3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第42页
  2.3 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论基础与实践第42-55页
    2.3.1 早期的“自然融合城市”观点第43-44页
    2.3.2 环境限制论的理论与方法第44-46页
    2.3.3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理论第46-47页
    2.3.4 从“生态设计”到“设计生态”第47-48页
    2.3.5 相关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解析第48-53页
    2.3.6 研究述评第53-55页
3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特征与类型第55-79页
  3.1 城市滨水区景观价值认知第55-61页
    3.1.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文化价值第56-58页
    3.1.2 城市滨水景观的美学价值第58-61页
    3.1.3 滨水区景观的生态价值第61页
  3.2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特征第61-66页
    3.2.1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层次特征第62-63页
    3.2.2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外在空间特征第63-65页
    3.2.3 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的内在意义特征第65-66页
  3.3 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分类第66-77页
    3.3.1 滨水区景观空间类型第67-72页
    3.3.2 滨水区景观空间等级第72-75页
    3.3.3 滨水景观空间行为活动类型及相应空间形式第75-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4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发展演变机制第79-107页
  4.1 滨水区“自然-社会过程模型”的总体架构第79-82页
    4.1.1 景观的自然过程第79-80页
    4.1.2 景观的社会过程第80-81页
    4.1.3 自然-社会过程的耦合第81页
    4.1.4 城市滨水区“自然-社会过程模型”第81-82页
  4.2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滨水景观演变第82-90页
    4.2.1 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第83-85页
    4.2.2 河流水文水力过程第85-86页
    4.2.3 水文化学过程第86-87页
    4.2.4 河道及岸坡自然地貌形成过程第87-89页
    4.2.5 滨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第89-90页
    4.2.6 动物栖息过程第90页
  4.3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滨水景观演变第90-100页
    4.3.1 个体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第91-93页
    4.3.2 社区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第93-96页
    4.3.3 城市发展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第96-100页
  4.4 城市滨水区景观演变的自然-社会复合效应第100-106页
    4.4.1 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第100-101页
    4.4.2 城市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第101-102页
    4.4.3 复合效应下的岸坡地貌变化过程第102-104页
    4.4.4 水位反常变动对植物演替过程的影响第104-105页
    4.4.5 土地利用变化对动物栖息过程的影响第105-106页
  4.5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5 基于过程的时空景观设计模式构建第107-135页
  5.1 从响应过程到构建模式第107-114页
    5.1.1 景观中的过程特征第107-109页
    5.1.2 响应过程的景观设计基本准则第109-112页
    5.1.3 主动介入过程的景观设计第112-113页
    5.1.4 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模式构建方法第113-114页
  5.2 触媒-生长模式第114-119页
    5.2.1 模式解析第114页
    5.2.2 生态触媒第114-116页
    5.2.3 空间触媒第116-117页
    5.2.4 策略应用实例第117-119页
  5.3 容器-引入模式第119-127页
    5.3.1 模式解析第119-120页
5.3.2“容器”式景观空间的基本特征第120-121页
    5.3.3 引入生态第121-123页
    5.3.4 引入事件第123-124页
    5.3.5 策略应用实例第124-127页
  5.4 堆栈-协同演替模式第127-133页
    5.4.1 模式解析第127-128页
    5.4.2 空间堆叠(spatial stacking)第128-129页
    5.4.3 时间转换(time shifting)第129-131页
    5.4.4 策略应用实例第131-133页
  5.5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6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第135-171页
  6.1 基于过程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原则第135-139页
    6.1.1 过程式设计第135-136页
    6.1.2 地形作为操作系统第136-137页
    6.1.3 流动产生形式第137-138页
    6.1.4 开放式结果第138-139页
  6.2 基于过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体系构建第139-147页
    6.2.1 各类型滨水景观空间适用设计模式分析第139-142页
    6.2.2 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要素构成体系第142-146页
    6.2.3 设计模式与要素结合的滨水景观设计体系第146-147页
  6.3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模式应用第147-156页
    6.3.1 空间触媒与空间堆叠在历史文化类滨水景观中的应用第147-148页
    6.3.2 生态模式与时间转换在自然生态类景观中的应用第148-150页
    6.3.3 多种模式在游憩活动类景观中的应用第150-153页
    6.3.4 空间堆叠与生态模式在水利交通类景观中的应用第153-156页
  6.4 不同类型滨水景观设计要素控制第156-168页
    6.4.1 历史文化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第156-158页
    6.4.2 自然生态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第158-163页
    6.4.3 游憩活动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第163-165页
    6.4.4 水利交通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第165-168页
  6.5 本章小结第168-171页
7 基于过程的重庆主城滨江景观设计实践第171-203页
  7.1 研究实践区自然与社会特征概述第171-174页
    7.1.1 研究实践区范围界定第171-172页
    7.1.2 区域气候与基本水文特征第172-174页
    7.1.3 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特征第174页
  7.2 重庆主城滨江景观空间特征与问题识别第174-185页
    7.2.1 滨江区地形地貌特征第174-179页
    7.2.2 时空耦合的滨江消落带空间特征第179-182页
    7.2.3 滨江区动植物分布特征第182-183页
    7.2.4 研究区景观空间现状问题第183-185页
  7.3 基于过程的重庆主城滨江景观设计实践案例第185-201页
    7.3.1 实践案例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第185-190页
    7.3.2 历史文化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第190-192页
    7.3.3 自然生态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第192-195页
    7.3.4 游憩活动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第195-198页
    7.3.5 水利交通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第198-201页
  7.4 本章小结第201-20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203-209页
  8.1 结论第203-205页
  8.2 创新点第205-207页
  8.3 不足与展望第207-209页
致谢第209-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19页
附录第219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9页
  B.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19页

本篇论文共219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收益不确定条件下混合融资PPP项目特
重大工程项目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
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公众参与
城市住区修规碳效应评价及其低碳规
基于系统协调发展的村镇基础设施投
非饱和砂性土的应力状态变量和临界
原因和对公共建筑的延误和成本超支
智慧城市供热系统建模仿真与运行优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演进研究
基于污泥灰和粉煤灰改良垃圾填埋场
混合寡头市场结构下的接入定价问题
基于爆炸载荷的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
鹬蚌相争,渔翁能得利否?——一个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
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研究
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
辅助散热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节能调控
马克思经济学如何超越了古典经济学
生土基材料强度标准试验方法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兼评让
自密实轻质弹性混凝土性能与应用研
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新新古典综合
碱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开裂及砂岩石粉
马克思与诺斯理论的沟通与融合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多
列宁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修补粘结性能研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陈云经济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新
矿渣微细粉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及水化
“金砖四国”的知识竞争力研究
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及三道防线工
东盟主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及混合联肢剪
中美创新政策跨部门协调的对比研究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及节点受力性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困境与前途—
钢板深梁内填钢框架结构协同分析与
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产业转
生土混合结构墙体抗震性能试验和理
齐亚·哈克统治时期巴基斯坦经济发
低矮隔震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环北京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
加筋高性能砂浆—粘钢联合加固RC框
产业转移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影响
结构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与损伤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西安当代建筑本土性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洞庭湖蓄滞洪区
产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
钢岔管极限承载力分析与整体安全评
面对经济危机政府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
中国不同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
越南大坝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获取与处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期劳动关系调整机
深部隧洞应变型岩爆的真三轴试验与
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多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问
气候变化背景下非一致性设计洪水流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基
稀疏表示理论研究及其在水下视觉导
股票市场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
多学科优化设计在水下无人航行器设
我国产业与金融融合测度研究
全垫升气垫船运动特性研究
人力资本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
载人潜器总体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FDI空间效应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
水下近场爆炸对舰船结构瞬态流固耦
产业结构变动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
我国经济结构演变与产业关联关系研
改进的气泡动力学模型在舰船抗冲击
文化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双渐近法的水下爆炸流固耦合效
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广义环境下UUV故障诊断与应急决策方
FDI对我国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研究
面向船舶曲面分段建造的场地与人员
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海洋用Inconel 718合金性能研究及成
我国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相对收入与幸福感
水下目标回声现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进步与消费方式变迁研究
水面母船与水下平台间水声通信技术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
船用电力电缆EPR绝缘材料非破坏性寿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
共轭材料提升ZnWO4灭活
我国创新驱动低碳发展研究
水面无人艇航迹规划与跟踪技术研究
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
D-S证据理论在海洋环境安全态势评估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收入
自主水下航行器运动规划与跟踪运动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
非线性因素约束下欠驱动UUV轨迹跟踪
宏观经济冲击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
船舶信息网络递阶/协同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的改革开放后中国贫富
船用燃气轮机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流动
京津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2006年到2014年间中国创新政策协同
离心泵内不稳定流动及振动特性研究
收入和收入公平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荷电状态鲁
资本主义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长波
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工况构建和变
浙江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
中国创新式经济增长实现机制的研究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机理及协
金融资本、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创新
电动车辆用超级电容建模与状态估计
低碳技术投资的优化配置——基于反
纯电动客车无离合器AMT全扭矩换挡控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及变动趋
车联网环境下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控制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
前轴双电机后轴单电机(DFSRM)四驱
FDI与居民收入分配——基于FDI技术
基于主客观融合的整车审核质量缺陷
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寄生性经济现象
大变形结构耐撞性分析优化及应用技
产业网络视角下中美日产业关联比较
广州生态文明的评价研究
汽车车身电泳涂装节能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与美国经济总量折算比较研究—
内燃机进气系统整体声学预测方法及
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
钢曲轴结构疲劳特性预测方法研究
陕西省“资源诅咒”假说检验——基
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设计与控制方法
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脉冲/畸变进气下涡轮增压器内流特性
教育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车用尿素SCR系统NH3泄漏
循环经济短期效益模型的构建及其分
 
过程 自然过程论文 社会过程论文 山地城市滨水区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彭**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