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5页
图表目录第15-20页
第1章 绪论第20-38页
  1.1 研究的缘起第20-21页
  1.2 城市形态学应用到中国的意义第21-22页
  1.3 研究的目的第22-25页
    1.3.1 城市形态学和城市保护之间的联系第22页
    1.3.2 城市形态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第22-23页
    1.3.3 城市形态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第23页
    1.3.4 广州和伯明翰的典型历史街区形态比较第23-24页
    1.3.5 建立研究和规划之间的关系第24页
    1.3.6 探讨中国城市的合理形态第24-25页
  1.4 相关研究综述第25-38页
    1.4.1 国内城市形态的相关研究第25-32页
    1.4.2 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第32-35页
    1.4.3 形态区域化理论在城市保护中的应用第35-38页
第2章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及其应用第38-64页
  2.1 西方城市形态学概述第38-46页
    2.1.1 城市形态学的概念第38-39页
    2.1.2 城市形态学的发展历程第39-44页
    2.1.3 城市形态学派的整合第44-46页
  2.2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第46-53页
    2.2.1 形态区域化理论的研究基础第46-47页
    2.2.2 城镇平面分析第47-48页
    2.2.3 城市保护的理解第48-49页
    2.2.4 康泽恩的城镇景观管理思想第49-53页
  2.3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破解方法第53-61页
    2.3.1 英国城市完备的地图信息系统第53-56页
    2.3.2 国内研究面临城市历史资料匮乏的困境第56-59页
    2.3.3 调整研究方法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第59-61页
  2.4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61-64页
    2.4.1 研究方法第61-62页
    2.4.2 研究框架第62-64页
第3章 案例选择的缘由第64-91页
  3.1 伯明翰塞利奥克区域的背景第64-72页
    3.1.1 “塞利奥克(Selly Oak)”的地名来源第64-65页
    3.1.2 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勃兴(18-19 世纪)第65-67页
    3.1.3 内陆运河带来的城市生机(18 世纪中-19 世纪中)第67-68页
    3.1.4 铁路建设加速城市进程(19 世纪)第68-71页
    3.1.5 战后的城市复兴(1945 年-至今)第71-72页
  3.2 广州荔湾宝华路区域背景第72-83页
    3.2.1 “荔湾”和“西关”的由来第73-76页
    3.2.2 西方资本主义对清朝广州的冲击(18 世纪中-20 世纪初)第76-77页
    3.2.3 宝华街住宅区的开辟(1861-1908 年)第77-78页
    3.2.4 晚清西关住宅区的开发(1890-1910 年)第78-80页
    3.2.5 民国时期的“立市拆城筑路”(1912-1938 年)第80-81页
    3.2.6 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发展困境(1949 年-1978 年)第81-83页
    3.2.7 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时期(1978 年-至今)第83页
  3.3 背景总结和比较第83-86页
  3.4 中国和英国案例地区的选择缘由第86-89页
    3.4.1 相近时间跨度下急剧演变的城市区域第87-88页
    3.4.2 相同城市区位影响下的传统商住混合街区第88-89页
    3.4.3 城市历史演变下产生的多层次空间形态第89页
  3.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4章 “平面单元”的比较第91-210页
  4.1 街道系统:平面单元的形态骨架第93-127页
    4.1.1 “小街廓网状”和“大街廓树形”的等级布局第95-109页
    4.1.2 “前期规划式”和“后期调整式”的街区划分第109-114页
    4.1.3 “政府主导型”和“民间发展型”的街道平面第114-127页
  4.2 地块模式:地块序列及其组织方式第127-169页
    4.2.1 地块的划分:“一户一宅”和“多户共用”模式第130-137页
    4.2.2 地块出入口:“主、次”的配置第137-148页
      4.2.2.1 地块主出入口:标准配置第138-141页
      4.2.2.2 地块次出入口:奢侈配置第141-144页
      4.2.2.3 出入口分布:地块的开放界面第144-147页
      4.2.2.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第147-148页
    4.2.3 地块组团:“规划控制型”和“自由生长型”第148-168页
      4.2.3.1 相关分界线的概念第149-151页
      4.2.3.2 组团划分原则第151-154页
      4.2.3.3 地块组团布局第154-164页
      4.2.3.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第164-168页
    4.2.4 地块模式的影响因素——“街道系统”主导第168-169页
  4.3 建筑平面布局:建筑与地块之间的关系第169-190页
    4.3.1 “长条形地块”和“大地块”内的建筑平面类型第169-177页
    4.3.2 “多类型演变”和“单一类型主导”的总体分布第177-185页
    4.3.3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第185-188页
    4.3.4 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第188-190页
  4.4 平面单元:形态区域的等级分区第190-205页
    4.4.1 第一等级平面单元:区分整体形态区域第191-197页
    4.4.2 第二等级平面单元:区分地块肌理和功能第197-200页
    4.4.3 第三等级平面单元:区分地块组群第200-202页
    4.4.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第202-205页
  4.5 本章小结第205-210页
    4.5.1 平面形态要素之间的关系第205-206页
    4.5.2 “街道—街廓—地块—建筑”的形态构成顺序第206-207页
    4.5.3 “规划先行”还是“建设先行”第207-208页
    4.5.4 “田园生活理想”和“繁市居住现实”第208-210页
第5章 “建筑类型”与“土地和建筑利用”的比较第210-287页
  5.1 基于历史时期的建筑类型分类第210-214页
    5.1.1 伯明翰的建筑类型分类第210-212页
    5.1.2 广州的建筑类型分类第212-213页
    5.1.3 建筑类型的判断原则第213-214页
  5.2 塞利奥克街区的建筑类型及其分布第214-246页
    5.2.1 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的类型(1830-1918 年)第214-222页
    5.2.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类型(1918-1939 年)第222-234页
    5.2.3 盎格鲁 - 斯堪的纳维亚类型(1960-70 年代)第234-238页
    5.2.4 后现代仿本土风格的类型(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第238-240页
    5.2.5 后现代主义建筑类型(1990 年代至今)第240-243页
    5.2.6 现代主义建筑类型(二战后至今)第243-246页
  5.3 宝华路街区的建筑类型及其分布第246-273页
    5.3.1 晚清时期的传统类型(19 世纪—1910 年)第246-255页
    5.3.2 民国时期的传统类型(1910 年—1949 年)第255-262页
    5.3.3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类型(1949 年—1978 年)第262-266页
    5.3.4 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类型(1978 年至今)第266-273页
  5.4 建筑类型小结第273-278页
    5.4.1 “系统”和“断裂”的类型结构第273页
    5.4.2 社会阶层的变迁是主因第273-276页
    5.4.3 “传承历史”还是“否定过去”第276-278页
  5.5 稳定性最弱的形态要素——土地和建筑利用第278-283页
    5.5.1 “功能微调”的塞利奥克案例第279-281页
    5.5.2 “急剧变化”的荔湾宝华路案例第281-283页
  5.6 土地和建筑利用小结第283-287页
    5.6.1 “稳定”和“波动”的状态第283-284页
    5.6.2 城市区位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第284-287页
第6章 “城市形态区域”的比较第287-311页
  6.1 形态三要素的综合:城市形态区域第287-288页
  6.2 三等级形态单元划分模式第288-290页
    6.2.1 第一等级形态单元:区分整体形态区域第288-289页
    6.2.2 第二等级形态单元:形态区域的细分第289-290页
    6.2.3 第三等级形态单元:地块组群的划分第290页
  6.3 塞利奥克街区:渐进式发展的分区状形态区域第290-294页
    6.3.1 “顺时针方向”形态演进(维多利亚时期至 1970 年代)第291-292页
    6.3.2 “填补空地”和“重建改造”过程(1970 年代末至今)第292-293页
    6.3.3 大地块单元的内部自由演变第293-294页
    6.3.4 形态区域演变过程小结第294页
  6.4 宝华路街区:重复式发展的拼贴状形态区域第294-301页
    6.4.1 晚清住宅区的形态填充:东南—西北第294-297页
    6.4.2 民国的城市改造:骑楼街和民国住宅第297-298页
    6.4.3 新中国的破旧立新:陷入无序第298-299页
    6.4.4 “类型混合”的形态单元第299页
    6.4.5 “插入式”的现代建筑单元第299-300页
    6.4.6 形态区域演变过程小结第300-301页
  6.5 本章小结第301-311页
    6.5.1 中英城市形态区域的比较第301-304页
    6.5.2 伯明翰幸运的平稳年代第304-305页
    6.5.3 广州遭受的动荡年代第305-308页
    6.5.4 现代与传统单元的对立第308-311页
第7章 历史街区形态的演变规律与保护建议第311-348页
  7.1 城市发展与城市保护的关系第311-313页
  7.2 历史街区形态演变的总体规律第313-319页
    7.2.1 形态基因的优胜劣汰第313-315页
    7.2.2 街道系统对城市形态的主导力第315-317页
    7.2.3 产权地块的演变规律第317-319页
  7.3 发展政策对历史街区形态的影响第319-326页
    7.3.1 “政府本位至上”和“市民基层主导”第320-322页
    7.3.2 “人治管理模式”和“规划控制模式”第322-324页
    7.3.3 “有私有公”和“无私无公”第324-326页
  7.4 当前旧城改造过程中的误区第326-330页
  7.5 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建议第330-345页
    7.5.1 城市形态区域作为保护规划的基础第330-334页
    7.5.2 城市形态理论指导下的保护规划案例第334-338页
    7.5.3 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街道—地块—建筑—土地利用”第338-341页
    7.5.4 “微创手术”代替“大拆大建”第341-343页
    7.5.5 规划管理方式的调整第343-345页
  7.6 本章小结第345-348页
结论与讨论第348-355页
参考文献第355-36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68-369页
致谢第369-371页
附件第371页

本篇论文共37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
铁力市发展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
长沙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问题研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金融集聚、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
城市供水水处理系统的建模、控制与
风险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若干问题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广州地区住宅通风技术研究
生态工业园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建筑玻璃醇性隔热涂料制备及热工性
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带约束拉杆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
多维邻近性对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同
自复位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数值模拟及
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测度及其影
当代广州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发展研究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评价研究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
山东省宁津县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研究
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
要素流动对新型城镇化影响分析:东
基于环境整体观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
江西省GDP数据质量的统计诊断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江西省产业集群
建筑和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测量技术
永州市招商引资多中心治理研究
诗居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研究
鄂湘赣三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
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
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研究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产业转移动态性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优
基于图像的不规则零件排样算法研究
八步“两广合作示范区”发展战略研
舰船并靠波浪补偿研究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及区域经济空
电动汽车最优自动变速及能量回馈的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协同
基于行驶状况识别的混联式HEV多模式
岳阳市招商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汽车碰撞中胸部生物力学响应与损伤
基层政府招商引资管理存在问题与对
液压衬套动力学特性实测与建模计算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的
汽车乘坐空间热环境与乘员热舒适性
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项目
高速公路网运行监测若干关键技术研
生态化技术创新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
三维装载约束下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历城区产业发展问题研
面向城市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的强化
经济“三期叠加”背景下南宫市招商
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协调控制理论
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
GFRP筋混凝土桥面板设计方法的研究
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
大跨度悬索桥悬吊体系参数振动研究
基于“政产学”合作视角的重庆市R&
基于断裂力学的公路钢桥疲劳寿命可
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地区产业同构对
重庆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基于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耐久性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
湖南省产业转移承接问题研究
新型永磁双馈发电机及其控制策略研
重庆与长三角地区园区产业共建研究
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污染调
基于协调性的哈尔滨市GDP数据质量研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
新常态下山东省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混合品种装配线平衡与排序优化技术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驱动系统关键技术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
不确定条件下混装和作业车间调度问
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效率评价
基于能值分析的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
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管理研究
漕河泾遵义分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ZnO光电极微纳结构设计及界面电荷复
同城化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重庆万开云板块协同发展机制和对策
铁酸铋—钛酸铅系大功率压电陶瓷及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经济发展研究
关于太阳能电热综合利用中若干关键
固原市民间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高温合金Nimo
山东经济园区转型升级研究
H-V 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的试验及颗粒
产业集聚对青岛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影
卸荷裂隙岩体变分问题及内时理论的
宁安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榆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局部频率的非线性非平稳信
磐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
Halbach 阵列同心式磁力齿轮全局解
松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燃料电池用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高密度永磁电机永磁体防退磁技术的
研发的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
“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整治效果的区域差异及其影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土地集
临沂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生态利
农村土地整治中政府管理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沙市城市土地集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电化学光电转换与储存的新构思与新
“两规合一”背景下的国土资源与城
磷酸亚铁锂和铜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
天津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集约度评
新型纳米结构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南宁市邕宁区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项
溶胶凝胶法结合电喷技术制备锂离子
滨海新区土地储备决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基层政府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
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其应用研
石峰区集体土地征收拆迁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公共利益的保
输配电网潮流与优化的理论研究
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以Z镇为例
农地流转与特色生态产业互促发展研
连续潮流理论及其拓展应用的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土地整治项目效益
G公司站场周边土地开发策略研究
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的关键技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湖南省土地可持
襄阳高新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土地流
特高压输电网架结构优化与未来电网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意愿研究—
市属国有企业土地有效利用策略的研
基于控风和导流机理的湿式冷却塔内
城郊征地拆迁利益冲突分析与防范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风险
完善地票落地政策研究
我国土地一级开发中引入PPP模式的研
关于中国构建生态用地市场的研究
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行波测距系
哈尔滨市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对策研
重庆地票二级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铋基极性陶瓷中的非铁电性起源压电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及对策研究
西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铌酸钾钠基陶瓷的压电性和温度稳定
西咸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
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山地城市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响应关
土地流转政策对重庆市农户土地流转
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辽宁省法库县三面船镇土地流转问题
九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管理问
沈阳市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
牡丹江地区土地资本化流转问题研究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房屋拆迁政策
农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流转的风险防
 
城市形态论文 历史街区论文 城市保护论文 中英跨文化比较研究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oceanz**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