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环境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土壤团聚体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土壤有机碳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土壤退化对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13-14页
    1.2.4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14页
    1.2.5 施加外源碳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创新点第15-17页
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7-28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2.1.1 地质与地貌第17-18页
    2.1.2 气候与水文第18页
    2.1.3 植被与土壤第18-19页
  2.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28页
    2.3.1 样地选择与实验设计第20-25页
    2.3.2 样品测定方法第25-26页
    2.3.3 计算方法第26-27页
    2.3.4 统计分析第27-28页
3 草地退化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28-45页
  3.1 草地退化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8-29页
  3.2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第29-32页
    3.2.1 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第29-31页
    3.2.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第31-32页
  3.3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第32-37页
    3.3.1 土壤大团聚体(R0.25)变化第32-34页
    3.3.2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变化第34-35页
    3.3.3 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分析第35-37页
  3.4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第37-40页
    3.4.1 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第37-38页
    3.4.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第38-40页
  3.5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的关系第40-42页
    3.5.1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第40-41页
    3.5.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回归分析第41-42页
  3.6 讨论第42-43页
    3.6.1 草地退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42-43页
    3.6.2 草地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43页
  3.7 小结第43-45页
4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45-60页
  4.1 植被恢复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5-46页
  4.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第46-48页
    4.2.1 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第46-47页
    4.2.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第47-48页
  4.3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第48-53页
    4.3.1 土壤大团聚体(R0.25)变化第48-50页
    4.3.2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变化第50-51页
    4.3.3 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变化第51-53页
  4.4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第53-56页
    4.4.1 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第53-54页
    4.4.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第54-55页
    4.4.3 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第55-56页
  4.5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第56-57页
  4.6 讨论第57-58页
    4.6.1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7-58页
    4.6.2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58页
  4.7 小结第58-60页
5 施加外源碳对沙化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第60-77页
  5.1 外源碳作用下土壤容重的变化第60-62页
  5.2 外源碳作用下土壤pH的变化第62-63页
  5.3 施加外源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第63-69页
    5.3.1 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变化第63-66页
    5.3.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第66-69页
  5.4 施加外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69-74页
    5.4.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第69-70页
    5.4.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第70-74页
  5.5 讨论第74-75页
    5.5.1 施加外源碳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74页
    5.5.2 施加外源碳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74-75页
  5.6 小结第75-77页
6 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演替特征与修复模式思考第77-81页
  6.1 草地土壤演替特征第77-78页
  6.2 草地退化演替的影响因素第78-79页
    6.2.1 人为因素第78-79页
    6.2.2 自然因素第79页
  6.3 沙化土壤修复模式思考第79-8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1-84页
  7.1 结论第81-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2-93页

本篇论文共93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对土壤团聚
观光葡萄园规划设计研究——以绵阳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糯稻品质
四川人工牧草主推区牧草病害及饲用
川西北高寒区冻融交替作用下土壤水
移相全桥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的研究
二次镁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与双离子电
深能级杂质超掺杂硅的制备与性能研
PVDF基复合材料薄膜的压电性及其在
基于外延单晶金刚石的同位素电池能
钆锆烧绿石基模拟核素固化体的放电
横管降膜流动及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康养园艺庄园规划研究——以绵阳市
集成立轴风机的高层风能建筑风荷载
植物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微孔砖的研
新型薄壁H型钢—木组合梁受弯承载力
深厚填土强夯后摩擦端承桩侧摩阻力
冷弯薄壁型钢双层组合墙体抗震性能
羌式建筑风貌的模式语言解析及传承
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下的经济技术开发
废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冷弯薄壁型钢—木塑组合梁抗弯性能
产碳酸酐酶矿化菌固化砂土试验研究
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法兰盘组合螺栓连
阿坝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城镇空间结构
废旧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及
传统文化视野下老君山景区保护与开
薄壁H型钢—木组合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内填木方薄壁矩形钢管组合梁抗弯承
内爆炸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动力响应
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抗震
环境腐蚀对等边角钢构件抗爆性能影
岷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地质生态环
利用背景噪音进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河道护坡性能
以造型风格为导向的汽车形面光影研
安徽亳州银杏路下穿某铁路箱涵顶进
盾构隧道穿越武广高铁高架桥对其桩
浅埋偏压高铁隧道围岩变形与控制技
太阳辐射作用下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
山区城际公路交通规划的大数据决策
成都地铁5号线省医院站深基坑支护技
成都地铁四号线万年场站深基坑混凝
高能低感炸药FOX-7的结晶研究
粗颗粒TATB的制备及其反应结晶动力
咪唑类含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Ni/Al反应含能多层膜及其在焊接中的
CL-20系列炸药共结晶与分相结晶竞争
高能低感CL-20新型结构构筑与性能研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细观力学行
分段弹体侵彻铝靶板动态响应特性与
航空电源系统自动测试技术研究及实
航空煤油燃烧机理简化及点火和熄火
基于Qt & C++的α能谱仪控制分析软
超声键合振动与层间热应力对MEMS器
岷江上游泥石流活动区对干旱河谷面
图形化金属软磁薄膜的高频电磁特性
NiFe/FeMn多层膜交换偏置场的测量及
石墨烯电磁功能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粘性泥石流拦砂坝后回淤坡度试验研
沟谷偏转型滑坡—碎屑流运动机理研
近常温热—光催化降解抗生素废水基
利用A.f菌柱浸回收WPCBs的Cu及闭路
结冷胶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
超富集生物体微生物快速减容技术应
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的三维监
腊肉香精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膨化食品的控制性粉碎及灭菌工艺
无水乙醇型助焊清洗剂配方优化的研
新型钢结构防火、保温、防腐一体化
蒙脱石剥离分散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桦树沟铜矿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
四川广元高铁含钒石煤综合利用工艺
清平磷矿深部充填采矿的可行性研究
大峰露天煤矿开采终了边坡稳定性分
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典型矿床的
云南省兰坪县李子坪铅锌矿床地质特
桦树沟铜矿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
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强化浮选分离的基
基于web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方案研究
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
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
基于ASP.NET的劳动仲裁系统的设计与
亲水短肽基因NLEA1的组装及功能鉴定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W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天津歌舞剧院近三年文化惠民演出推
《昭陵六骏》音乐及演奏特征分析
 
高寒草地论文 土壤退化论文 生态恢复论文 土壤团聚体论文 土壤有机碳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tmetgr**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