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氮素的生理作用 | 第9页 |
· 氮素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烤烟氮素的吸收特征 | 第9-10页 |
· 氮素在烟株内的积累与转化 | 第10页 |
· 氮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11页 |
· 氮素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11-13页 |
· 氮素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第13页 |
· 氮素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13-14页 |
· 氮素对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 第14页 |
· 土壤中氮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 | 第14页 |
· 土壤氮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 | 第15页 |
· 氮肥利用率研究 | 第15页 |
·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 第15-17页 |
· 品种对烟叶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 品种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2 引言 | 第17-18页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对内乡丘陵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普查 | 第18页 |
· 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对氮用量的响应研究 | 第18-19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烟株干物质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及运移规律研究 | 第19页 |
· 烟株农艺性状、群体结构特征及病害发生情况研究 | 第19页 |
· 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研究 | 第19页 |
· 土壤学指标测定 | 第19-20页 |
· 经济学性状和品质评价 | 第20页 |
·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56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理化性状 | 第21-27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pH值分布状况 | 第21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 | 第21-22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全量矿质元素含量状况 | 第22-26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速效矿质元素含量状况 | 第26-27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养分指标丰缺状况及其综合评价 | 第27-30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肥力指标值的描述性统计 | 第27-28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肥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 内乡丘陵区土壤肥力指标的因子分析 | 第29-30页 |
· 内乡丘陵区土壤肥力的等级划分及综合评价 | 第30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0-44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0-34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4-37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生育期内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生育期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4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 第44-56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C3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8-52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6-61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理化性状 | 第56页 |
· 内乡丘陵区植烟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评价 | 第56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烟叶经济性状及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58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 第58-61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C3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59页 |
· 氮素对内乡丘陵区不同烤烟品种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英文摘要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