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才培养观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2 孔子人才培养观的基本内涵 | 第19-27页 | · 孔子人才培养观 | 第19-21页 | · 孔子人才培养观的分析 | 第21-25页 | · 培养理念 | 第21页 | · 培养内容 | 第21-22页 | · 培养方法 | 第22-25页 | · 孔子人才培养观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属性 | 第25-27页 | · 政治性 | 第25页 | · 道德践履 | 第25-27页 | 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 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现状 | 第27-28页 | · 独立意识普遍增强 | 第27-28页 | · 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 | 第28页 | · 行为方式随意性 | 第28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 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 第29页 | · 教育内容过于理论灌输 | 第29页 | · 教学方法比较单调 | 第29-31页 | 4 孔子人才培养观对加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31-4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 第31-33页 | · 满足社会建设所需人才 | 第31页 | · 顺应发展更新教育理念 | 第31页 | · 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 | 第31-33页 | · 对加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33-37页 | · 树立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 | 第33-34页 | · 重视培养内容的综合性 | 第34页 | · 强调培养方法的运用 | 第34-35页 | · 突出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 第35页 | · 强化终身学习的观念 | 第35-37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 第37-43页 | · 转变思想观念 | 第37-38页 | · 丰富教育内容 | 第38-39页 | · 实现方式方法多样化 | 第39-40页 | · 提高教育者工作水平 | 第40-43页 | 5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51页 | | 第51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