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3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5-21页 |
2.1 科技强化学习(TEL)技术 | 第15-16页 |
2.2 程序静态分析技术 | 第16-20页 |
2.2.1 计算思维测评技术 | 第16-17页 |
2.2.2 代码可读性测评技术 | 第17-18页 |
2.2.3 代码气味检测技术 | 第18-20页 |
2.3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1-25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页 |
3.1.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3.2 功能架构与设计 | 第22-24页 |
3.2.1 编程子系统功能设计 | 第23-24页 |
3.2.2 测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4页 |
3.3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第四章 SCRATCH-PYTHON作品测评技术的研究 | 第25-46页 |
4.1 计算思维能力测评方案 | 第25-32页 |
4.1.1 面向Scratch的CT测评方案分析 | 第25-27页 |
4.1.2 Scratch-Python计算思维测评表设计 | 第27-28页 |
4.1.3 计算思维能力值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4.1.4 方案有效性验证 | 第29-32页 |
4.2 代码可读性测评模型 | 第32-44页 |
4.2.1 联合多类特征的Python代码可读性评测评型 | 第32-33页 |
4.2.2 数据集准备 | 第33-35页 |
4.2.3 初始特征集设计 | 第35-40页 |
4.2.4 基于XGBoost的模型迭代训练 | 第40-43页 |
4.2.5 模型效果验证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积木式PYTHON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64页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6-47页 |
5.2 编程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5页 |
5.2.1 编程子系统架构 | 第47页 |
5.2.2 Scratch-Python编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3页 |
5.2.3 在线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5.3 测评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63页 |
5.3.1 测评子系统架构: | 第55页 |
5.3.2 计算思维测评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5-59页 |
5.3.3 可读性测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积木式PYTHON编程系统的测试 | 第64-74页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4页 |
6.2 编程子系统功能测试 | 第64-68页 |
6.2.1 Scratch-Python编程工具的测试 | 第64-67页 |
6.2.2 在线调试系统测试 | 第67-68页 |
6.3 测评子系统功能测试 | 第68-70页 |
6.3.1 计算思维测评模块测试 | 第69-70页 |
6.3.2 代码可读性测评模块测试 | 第70页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第70-73页 |
6.4.1 Scratch-Python工具性能测试 | 第71-72页 |
6.4.2 在线调试系统性能测试 | 第72页 |
6.4.3 测评子系统性能测试 | 第72-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7.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