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中英文日用品说明书语篇人际功能对比分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文学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中英文日用品说明书语篇人际功能对比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第1-11 页
Abstract第11-14 页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第14-28 页
  · A Survey of Contrastive Discourse Analysis第14-17 页
  · A Surve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Studies第17-23 页
    · Metafunction in Functional Systemic Grammar第17-18 页
    · Overlapping of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in Terms Interpersonal Meaning第18-19 页
    · Various Approaches of Realizing 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19-21 页
    ·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alysis in Other Domains第21-23 页
    · Summary第23 页
  · The Data for This Study第23-28 页
    · Types of Data第23-26 页
    · Necessities Expositions第26-28 页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第28-55 页
  · An Elaboration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28-35 页
    · Mood第29-33 页
      · Subject第30 页
      · Finite第30-31 页
      · Residue第31-33 页
    · Modality第33-35 页
      · The Definition of Modality第33-34 页
      · Modality and Proposition第34 页
      · Ways of Expressing Modality第34-35 页
  · Method Used for Analysis in This Paper第35-36 页
  · An Elaboration of Levels i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alysis第36-55 页
    · Lexical Level第37-45 页
      · Modal Verbs第37-39 页
      · Modal Adjuncts第39-41 页
      · Words With Emotional Color第41-43 页
        · Verbs With Emotional Color第41-42 页
        · Nouns With Emotional Color第42 页
        · Adjectives With Emotional Color第42-43 页
        · Change of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第43 页
      · Deixis第43-45 页
        · Person Deixis and Distance第44-45 页
    · Group Level第45-48 页
      · Nominal Group第46-47 页
        · Epithet第46-47 页
        · Classifier第47 页
      · Nominal Group As Subject第47-48 页
    · Clause Level第48-50 页
    · Discourse Level第50-55 页
      · Context第50-52 页
        · Situational Context第50-51 页
        · Cultural Context第51-52 页
      · Tense第52-53 页
      · Communication Role第53-55 页
Chapter Three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Resources to Realiz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Necessities Expositions第55-94 页
  · Lexical Level第55-68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Modal Verbs第55-57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Modal Adjuncts第57-60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Words With Emotional Color第60-63 页
      ·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第60-62 页
      · The Change of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第62-63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Person Deixis第63-66 页
      · Person Deixis and Distance第64-65 页
      · ‘tú’and ‘vous第65-66 页
    · Summary第66-68 页
      · Similarities第66-67 页
      · Diversity第67-68 页
  · Group Level第68-74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Classifier第71-72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Deictic第72-73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Epithet第73 页
    · Summary第73-74 页
  · Clause Level第74-78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Exclamative第75-76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Imperative and Interrogative第76-77 页
    · Summary第77-78 页
  · Discourse Level第78-94 页
    3.4.1.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Context第78-88 页
      · Formality第79-85 页
        · Choice of Words第79-82 页
          1) Colloquial and Written第79-80 页
          2) Term第80-82 页
        · Sentence Structure第82-85 页
          1) Simple Sentences第82-83 页
          2) Irregular Sentences第83-84 页
          3) Nonsentences第84-85 页
      ·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Animal Right第85-86 页
        · Environmental Awareness第85 页
        · Animal Right第85-86 页
      · Authority第86-88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Role第88-90 页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Tense第90-91 页
    · Summary第91-94 页
Chapter Four Concluding Remark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第94-104 页
  · Concluding Remarks第94-98 页
    · Ab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Grammar to Contrastive Discourse Analysis第94 页
    · About the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94-95 页
    · About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xpositions第95-98 页
      · Features of Chinese Expositions in Respect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95-97 页
      · Features of English Expositions in Respect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97-98 页
  · Sugges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Chinese to English第98-104 页
Appendix第104-126 页
Bibliography第126-129 页

本篇论文共129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中英文日用品说明书语篇人际功能对
教育信息化时代中小学校教育技术中
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
语境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植树护岸条件下河道水流水流的数值
集成成本管理研究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学习现状
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
外向型经济下的投资发展周期--基于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评
探究性数学学习之研究
外资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并购行为研究
高堆石坝蠕变参数识别方法研究及其
网络课程制作系统的多模式研究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话语标志语在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契约关系与
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与
盐碱耕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论辛克莱·刘易斯《大街》、《巴比
品牌延伸的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
复杂坝基上重力坝的渗流分析及深层
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评价与选择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
基于汇率动因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
中学图书馆(室)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认识论探究
土工膜损伤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研究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探析--从科学
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
混凝土重力坝监测效应量数学模型及
美国《化学文摘》带给我国化学文摘
成人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学习
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新觉醒:解读凯
广告翻译:功能翻译理论和翻译规范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叙事模式及其翻
大坝安全监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研
基于MPI标准的并行计算平台的设计与
论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质量的影响
泵站有压前池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信息技术学科建设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
不同粒径泥沙管道水力输送阻力特性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
轻型钢结构节点板三维设计方法的研
基于语义网的智能搜索模型的研究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
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高柔塔-索-拱结构体系振动性态分析
计算机自适应化考试中预查项目校准
简论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
动态顺应与《李尔王》的翻译
TCP拥塞控制慢启动策略的优化及仿真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及其信息系统
母亲的批评/表扬类型及其与幼儿成就
基于新课程的中学俄语资源型网站设
论奈保尔小说中的双重性--从后殖民
用非饱和渗流理论研究降雨入渗的特
谭恩美小说中的对话性
信息构建理论对图书馆学的启示与影
滑坡问题的数值分析、神经网络预测
论幼儿的自我控制及其培养
周敦颐诚学思想研究
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
普通中小学办学效益评估研究
边坡稳定与锚固洞桩加固构件内力分
图书馆电子出版物采购工作研究
以信息技术为视角开发研究型STS课程
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
韦伯社会行动理论及对中国人经济社
三维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有限
基于校园网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
女性主义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价值研
何长工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重力坝数字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高等职业院校物理教学
本土化中国社会学的双重理论品格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事业--
水工结构施工期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下信息素养的研
哈尔滨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的全民整风
开关磁阻电机振动的有限元分析与控
妇女劳动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理性与偏离--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简论
幼儿园“绿色教育”实践研究--来自
小波变换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模糊典型相关方法在课程设置评价中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铁直流侧远方短路
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与新民主主义文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初步探索
中学生参与“网婚”现象与心理健康
高拱坝设计中的有限单元法实用化研
 
人际功能论文 对比分析论文 层面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我人**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