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制氢 | 第13-15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制氢的原理 | 第13-14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制氢系统的评价 | 第14-15页 |
1.2.2.1 光催化活性 | 第14-15页 |
1.2.2.2 光催化稳定性 | 第15页 |
1.3 光降解氧氟沙星 | 第15-16页 |
1.4 增加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方式 | 第16-21页 |
1.4.1 形貌与晶面的调控 | 第16-17页 |
1.4.2 掺杂 | 第17-18页 |
1.4.3 异质结与异相结的构建 | 第18-20页 |
1.4.4 染料敏化 | 第20-21页 |
1.5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式 | 第21-25页 |
1.5.1 溶胶-凝胶法 | 第21页 |
1.5.2 模板合成法 | 第21-23页 |
1.5.3 水热合成法 | 第23-24页 |
1.5.4 离子液体合成法 | 第24-25页 |
1.6 低共熔离子液体(DEILs)绿色简易制备功能材料 | 第25-28页 |
1.6.1 低共熔离子液体 | 第25页 |
1.6.2 DEILs在功能材料制备中的优势 | 第25-26页 |
1.6.3 DEILs在功能材料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6.3.1 电化学辅助合成方法 | 第26页 |
1.6.3.2 湿化学合成方法 | 第26-27页 |
1.6.3.3 反溶剂合成方法 | 第27页 |
1.6.3.4 离子热合成方法 | 第27-28页 |
1.6.4 DEILs在纳米光催化剂制得中的可行性与挑战性 | 第28页 |
1.7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高活性anatase/rutile异相结TiO_2 的绿色可控制备 | 第30-47页 |
2.1 引言 | 第30-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2.3 DEILs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4 TiO_2的制备 | 第34页 |
2.2.5 光催化活性的测试 | 第34-35页 |
2.2.6 光电性能的测试 | 第35页 |
2.2.7 DEILs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36页 |
2.2.8 结构优化方法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2.3.1 DEIL的表征 | 第36-38页 |
2.3.2 anatase/rutile异相结TiO_2 的表征 | 第38-42页 |
2.3.3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42-43页 |
2.3.4 光电化学性质 | 第43-45页 |
2.4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绿色控快速合成anatase/rutile异相结TiO_2 | 第47-57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3.2.3 DEILs的制备 | 第50页 |
3.2.4 TiO_2 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5 光催化产氢的测试 | 第51-52页 |
3.2.6 光催化降解的测试 | 第52页 |
3.2.7 光电性能的测试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3.3.1 anatase/rutile异相结TiO_2 的表征 | 第53-55页 |
3.3.2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5-56页 |
3.4 结论 | 第56-57页 |
硕士期间所获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