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二谢”作品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6页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三、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 第18-56页 |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 第19-24页 |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 第19-20页 |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 第20-22页 |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游览 | 第24-32页 |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 第24-26页 |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 第26-30页 |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哀伤、赠答 | 第32-38页 |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 第32-36页 |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 第36-38页 | 第四节 行旅 | 第38-45页 | 一、行旅诗内涵 | 第38页 |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 第38-41页 |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 第41-43页 |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 第43-45页 | 第五节 乐府、杂拟 | 第45-50页 | 一、杂拟诗 | 第45-48页 | 二、乐府诗 | 第48-50页 | 第六节 杂诗 | 第50-56页 | 一、杂诗选录情况 | 第51页 | 二、杂诗内容 | 第51-56页 |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 第56-73页 |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 第56-59页 | 一、清新流丽 | 第56-57页 | 二、情景交融 | 第57-59页 |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 第59-64页 | 一、对仗工整 | 第59-61页 | 二、词句锤炼 | 第61-62页 | 三、隶事用典 | 第62-63页 | 四、拟人比喻 | 第63-64页 |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 第64-67页 | 一、视听相融 | 第65-66页 | 二、动静虚实 | 第66-67页 |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 第67-72页 | 一、意象 | 第68-70页 | 二、观察角度 | 第70-71页 | 三、情景交融程度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 第73-83页 |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第73-78页 |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 第73页 |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第73-77页 |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 第77-78页 |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 第78-83页 |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 第78-79页 |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 第79-83页 |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 第83-94页 |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 第83-87页 | 一、真情实感 | 第83-85页 | 二、雅正思想 | 第85-87页 |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 第87-90页 | 一、艺术形式 | 第87-89页 | 二、典故 | 第89-90页 |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 第90-94页 |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 第90-91页 |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 第91-94页 |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 第94-114页 |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 第94-97页 |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 第94-96页 |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 第96页 |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 第96-97页 |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 第97-102页 |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 第98-99页 |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 第99-101页 |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 第101-102页 |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 第102-108页 |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 第103-105页 |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 第105-108页 |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 第108-113页 |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 第108-109页 | 二、句意的化用 | 第109-110页 |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 第110-112页 |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 第112-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语 | 第114-116页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116-121页 |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 第121-122页 |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 第122-123页 |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 第123-124页 |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 第124-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