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边缘性地区发展与规划研究--以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为例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
边缘性地区发展与规划研究--以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为例
论文目录
 
论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图表目录第10-13页
绪论第13-22页
  0.1 开展“边缘性地区发展”课题研究的紧迫性第13-17页
    0.1.1 进入全球化网络社会,没有纳入网络的“边缘性地区”,必然沦为繁荣的空白区。第13-15页
    0.1.2 我国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15-16页
    0.1.3 “边缘性地区”自发发展的“双刃剑”——边缘发展“正效应”与“负效应”第16-17页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20页
    0.2.1 相关理论研究第17-18页
    0.2.2 相关规划实践研究第18-20页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第20-22页
    0.3.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0.3.2 基本研究路径第21-22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边缘性地区”的概念及本文研究的重点第22-32页
  1.1 “边缘性地区”概念的内涵第22页
  1.2 “边缘性”概念的外延第22-28页
    1.2.1 各个空间层次的“边缘”概念第22-27页
    1.2.2 其他相关要素的“边缘”概念第27-28页
  1.3 本文中“边缘性地区”研究重点的界定第28-29页
  1.4 区域“边缘性”与“中心性”的辩证关系第29-32页
    1.4.1 对立统一在地域分异过程中同一空间层次上的相对概念第30页
    1.4.2 动态转换第30-32页
第二章 地区界定:鲁南苏北地区边缘特征分析及其形成过程第32-59页
  2.1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的经济低谷——发达的边缘第32-33页
  2.2 环渤海经济核心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的边缘交接地带——经济核心区的边缘第33-35页
    2.2.1 环渤海经济核心区的两种定义:第34页
    2.2.2 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的两种定义:第34-35页
  2.3 山东江苏两省行政区划边界上的“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第35-46页
    2.3.1 鲁南地区第35-38页
    2.3.2 苏北地区第38-41页
    2.3.3 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交界带第41-46页
  2.4 鲁南苏北地区边缘共性的形成第46-50页
    2.4.1 自然环境的相同边缘特征第46-47页
    2.4.2 历史命运的同步兴衰第47-48页
    2.4.3 文明发展进程的同步进退第48页
    2.4.4 行政区划的边界位置,兵家必争之地第48-49页
    2.4.5 在经济变革的过程中“边缘”困境的形成第49-50页
  2.5 相关概念一:淮海经济区第50-54页
  2.6 相关概念二:亚欧陆桥经济带东桥头堡第54-57页
  本章附录:淮海经济区联合会工作日程第57-59页
第三章 发展分析:以鲁南苏北为例研究“边缘性地区”发展的理论必然与现实困境第59-69页
  3.1 “边缘性地区”发展的理论必然第59-65页
    3.1.1 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世纪”,大势所趋第59页
    3.1.2 地理学空间发展的规律第59-61页
    3.1.3 广义生态学“边缘效应”——边缘区发展的相对优势第61-63页
    3.1.4 “新经济”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技术支撑第63-65页
  3.2 “边缘性地区”发展的现实困境第65-67页
    3.2.1 现阶段,行政划分对边缘性地区的分割作用远远大于边缘地区内对协作市场的需求。第65-66页
    3.2.2 现阶段,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导致边缘性地区不能发挥其前沿窗口的作用。第66页
    3.2.3 长期封闭落后的状况,导致边缘性地区本身出现了许多阻碍发展的症结。第66-67页
    3.2.4 边缘性地区缺乏有效地代表地区整体权利的组织,协调内部利益,争取外部政策机遇。第67页
  3.3 “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的战略发展渐被重视第67-69页
第四章 战略构想:“边缘性地区”发展的战略研究——普遍的理论模式探讨第69-80页
  4.1 战略一:在现阶段跨区域发展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培育边缘性地区内部增长极——实现区域“边缘性”向“中心性”发展第一步。第69-71页
    4.1.1 依托边缘性地区内现状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第70-71页
    4.1.2 建立“经济特区”,培育区域创新核,提高创新能力。第71页
  4.2 战略二:边缘性地区内部结网,建立一体化的城市联盟,构建“多中心”区域组合——实现区域“边缘性”向“中心性”发展第二步。第71-77页
    4.2.1 打破边缘性地区行政分割的困境,建立区域一体化管理组织。第72-73页
    4.2.2 以边缘性地区为研究重心,统筹区域整体规划。第73-74页
    4.2.3 构建区域一体化支撑体系,为区域整体发展创造平台。第74-75页
    4.2.4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统一市场。第75-76页
    4.2.5 整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区域大旅游。第76-77页
  4.3 战略三:边缘性地区与核心经济区结网——最终走出边缘落后,纳入发展网络,走向发展前沿。第77-80页
    4.3.1 加强与核心区结网的支撑平台建设。第77-78页
    4.3.2 通过广泛而有选择性的招商活动,吸引核心区辐射,接收产业梯度转移。第78页
    4.3.3 把边缘性地区内的好企业推向更大的区域舞台,作为边缘区的特使,取经与锤炼。第78页
    4.3.4 从经济核心区学知识、借技术、引资金,提升边缘区内经济实力。第78页
    4.3.5 向经济核心区输劳务、输基本资料。第78-80页
第五章 战略实践:“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发展战略——一个典型案例的规划实践研究第80-112页
  5.1 战略实践一:培育“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内部增长极——实现区域“边缘性”向“中心性”发展第一步。第80-96页
    5.1.1 依托“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内现状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第80-95页
    5.1.2 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园区作为“经济特区”,营造跨区域创新环境。第95-96页
  5.2 战略实践二: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内部建立一体化城市联盟,构建“多中心”区域组合——实现区域“边缘性”向“中心性”发展第二步。第96-105页
    5.2.1 打破行政分割的困境,建立鲁南苏北一体化管理组织。第96-97页
    5.2.2 以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为研究重心,编制区域整体规划。第97-98页
    5.2.3 构建鲁南苏北一体化支撑体系,为区域整体发展创造平台。第98-101页
    5.2.4 实现鲁南苏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统一市场。第101页
    5.2.5 整合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区域大旅游。第101-104页
    5.2.6 建立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一体化城市联盟的战略框架。第104-105页
  5.3 战略实践三: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与核心经济区结网——最终走出边缘落后,纳入发展的网络,走向发展的前沿。第105-110页
    5.3.1 加强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与核心区结网的支撑平台建设。第105-106页
    5.3.2 举行招商活动,吸引长三角和环渤海的经济辐射,有选择性地接收产业梯度转移,有选择性地确定接收城市。第106-107页
    5.3.3 把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内的好企业推向更大的区域舞台。第107页
    5.3.4 建立长期学习机制,向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引进投资,提升鲁南苏北边缘区竞争力。第107-108页
    5.3.5 通过本地区的基础培训,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务;通过当地生产水平的提高,向发达地区输送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第108-109页
    5.3.6 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与经济核心区结网,纳入发展网络的战略框架。第109-110页
  5.4 鲁南苏北边缘性地区“内联外合-南北吸纳-东西扩展”的整体战略格局。第110-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关于边缘性地区界定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第112页
  关于“边缘性地区”发展阶段战略的复杂性研究第112页
  更加广义“边缘性地区”的规划研究——各个层次“边缘性地区”专题规划和制度研究的开展第112-114页
附1论文相关研究评述第114-141页
  附1.1关于地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第114-124页
  附1.2关于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案例的研究第124-130页
  附1.3关于“边缘”理论的研究第130-133页
  附1.4关于边缘性地区发展的研究第133-141页
附2“边缘性地区”界定的综合指标体系初探第141-152页
  附2.1行政或自然地域边界的确定第141-142页
    附2.1.1自然地域的边缘第141-142页
    附2.1.2行政区划的边界第142页
  附2.2经济的断裂带(谷底):经济发展规模及水平的确定第142-152页
    附2.2.1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指标第142-149页
    附2.2.2城市间实际交互作用指标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5页
  参考书目第152-153页
  参考论文第153-154页
  参考发表文章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页
声明第155-156页
个人简历第156页

本篇论文共15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边缘性地区发展与规划研究--以鲁南
体育馆集散广场的设计方法研究--以
干建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散发特性及
大众社会的装修文化研究
计量供热单热源枝状网运行调节策略
安徽旅游度假村开发建筑策划研究
合肥市庐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建筑创作研究
北京旧城干道改造中的历史风貌问题
无屏蔽门地铁的环控系统在线控制运
研究型高校自习行为模式及空间的属
德黑兰地铁环境控制软件EnCs的研究
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研
北京传统院落空间非居住功能的现代
“建筑空缺”弥补——也谈历史环境
《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比较、分析
中庭热环境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研究
体育馆气流组织评价方法
大型体育建筑固定看台下空间综合利
黄山风景名胜区社区问题与社区规划
壳管式外融冰槽热工性能及应用研究
索膜结构及其对建筑设计与表现的影
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北京旧城的保护与
高温相变蓄热电暖器研制及热性能研
旅游业环境中建筑历史遗存的适应性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汽车空调制
北京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的实效性研
一河两岸滨水城市空间形态初探--黄
昆明“湖畔之梦”商品住宅项目开发
从中西木结构建筑发展看中国木结构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区建筑标准化的调
江南乡土住区环境景观调研及设计探
历史街区商业化进程中的体验设计研
欧洲“高技型”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
灯具数据库定制及其在道路照明软件
运行阶段的建筑节能研究
当代中国“阁楼”现象的建筑学研究
新型结构健康诊断方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病房楼改扩建
我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1652年以来的南非城市与建筑初探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若干问题研究
综合医院整建设计策略研究
核用气动式脉冲液体射流泵和涡流二
黄骅港务公司主辅分离项目分析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在海航集团的
投资组建海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Ni颗粒弥散增韧Al_2O_3基纳米复相陶
流量计的研究和开发
测量微细尺度流体温度场的傅立叶变
单晶硅纳米薄膜面向热导率的分子动
甲烷在微燃烧器内催化燃烧的数值模
固壁轴向导热对微小管内对流换热影
附加质量法在储液罐动力分析中的应
超高速碰撞的跨尺度数值模拟
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机理的实验和
电磁轴承转子轴向位移的径向测量研
航天GPS接收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MS320LF2407A的交流伺服电机控
支持IEC 61970标准的EMS异构数据平
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若干技术问题
电动汽车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在线效
基于数据挖掘的短期负荷预测研究
风电场建模和仿真研究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可靠性和准确度的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混合控制方法
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与交错控制研究
动态电压调节器的性能改进及其新拓
高压侧电压控制的分析与研究
M基地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及改造方案
异步电机直接矢量控制开发与转子电
南方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研究
变电站无缝通信系统的研究
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
晶闸管投切电容(TSC)式消弧线圈控
ABS开发装置的研制
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摄影测量的事故车辆碰撞变形分
侧边风技术防止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
活塞环涂层在油润滑和存在乙醇燃料
干涉成像SPR微阵列检测技术的研究
三维模型和材料试验仪器研制及量测
点接触混合润滑油膜厚度的实验研究
纳米尺度气体薄膜润滑理论及其应用
多过程建模与产品数据管理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基础的设计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斜坡幕墙支承体系
新型复合墙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芜湖体育馆屋盖结构的方案设计与研
基于J2EE架构的城市规划电子政务系
中国建筑业产业组织演变研究
钢管初应力对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力
嘉兴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城中村问题的
基于网络的高温气冷堆仿真系统研究
品牌专卖店及其设计研究——消费、
新时代汽车内饰设计研究——新的技
适应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卧室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式内涵分析
老龄人群家庭居住模式与住宅室内空
现代城市广场中的视点分析和视觉语
城市老年人的住宅卫生间环境研究
华北空管局短波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研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用重组大肠杆菌JM109生产顺3,5-二
新型多级冲击采样器的设计与性能验
YS系列银催化剂经营业务拓展研究
新型生物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
几种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三氟化硼乙醚混合电解质中β-萘磺酸
溶胶-凝胶法制备(NaBi)1/2<
山西焦化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清洁工艺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研究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配额分配
 
区域协调发展论文 边缘性地区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规划实践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仓**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