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符号说明 | 第1-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4页 |
1 鱼类脂肪利用的研究概述 | 第17-20页 |
1.1 鱼类脂肪的生理功能 | 第17页 |
1.2 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 第17页 |
1.3 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 | 第17-18页 |
1.4 鱼类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 | 第18页 |
1.5 脂肪在鱼体中的代谢 | 第18-19页 |
1.6 脂代谢酶对鱼类脂肪代谢的调节 | 第19-20页 |
2 PCR‐DGGE技术分析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概述 | 第20-23页 |
2.1 鱼类肠道菌群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 DGGE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鱼类肠道菌群 | 第22-23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Jian)生长、消化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4-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2.1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常规成分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33-35页 |
2.5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5-38页 |
2.6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其他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38-40页 |
2.7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2.8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6页 |
3.1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常规成分的影响 | 第43页 |
3.3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44页 |
3.5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44页 |
3.6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其他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7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5页 |
3.8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Jian)脂代谢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7-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2.1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脂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2.2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肝胰脏及肾脏中FAS及 LPL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0-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3.1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相关脂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组织中FAS及 LPL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4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Jian)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56-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6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6-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2.1 肠道细菌总DNA的提取 | 第60-61页 |
2.2 细菌16S rDNA‐V3 片段的PCR扩增 | 第61-62页 |
2.3 DGGE指纹图谱及肠道菌群的群落差异 | 第62-64页 |
2.4 优势条带的克隆、测序以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第64-68页 |
3 讨论 | 第68页 |
3.1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肠道菌群的分析 | 第68页 |
4 结论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