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及叶片衰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及叶片衰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1.1 叶片衰老过程与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4-15页
    1.1.1 叶片衰老过程第14-15页
    1.1.2 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类型第15页
  1.2 叶片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第15-19页
    1.2.1 叶绿体降解途径第16页
    1.2.2 参与水稻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第16页
    1.2.3 转录因子调控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6-17页
    1.2.4 能量代谢途径调节水稻叶片衰老第17-18页
    1.2.5 氮素再活化参与水稻叶片衰老第18页
    1.2.6 参与衰老的其它基因第18-19页
  1.3 植物衰老调控的时空网络第19-22页
    1.3.1 植物叶片衰老的多层次分子调控第19-21页
    1.3.2 植物叶片衰老调控的时空网络第21-22页
  1.4 植物衰老调控的研究方法第22-24页
    1.4.1 衰老相关突变体的研究第22-23页
    1.4.2 基因组水平解析叶片衰老第23页
    1.4.3 多组学联合解析叶片衰老第23-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第25-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1.1 水稻材料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3页
    2.2.1 基本农艺性状调查第25-26页
    2.2.2 遗传分析及群体构建第26页
    2.2.3 水稻DNA提取第26页
    2.2.4 PCR反应第26-28页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8页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8-29页
    2.2.7 基因的图位克隆第29页
    2.2.8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9页
    2.2.9 光合速率测定第29页
    2.2.10 透射电镜观察第29-30页
    2.2.11 水稻总RNA的提取第30页
    2.2.12 水稻RNA的反转录第30-31页
    2.2.13 Real-time PCR分析第31页
    2.2.14 氮蓝四唑和二氨基联苯胺染色第31页
    2.2.15 电解质渗透率的测定第31页
    2.2.16 指甲油印模法观察气孔闭合状况第31-32页
    2.2.17 ROS及ROS清除相关酶活测定第32-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44页
    2.3.1 lsn5突变体叶片衰老的表型特征第33页
    2.3.2 lsn5突变体叶绿素色素含量下降第33-34页
    2.3.3 lsn5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第34-35页
    2.3.4 LSN5影响水稻产量性状第35-37页
    2.3.5 lsn5叶绿体异常第37页
    2.3.6 lsn5气孔闭合异常第37-38页
    2.3.7 LSN5的突变加速水稻叶片衰老第38-39页
    2.3.8 LSN5突变影响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第39-40页
    2.3.9 lsn5突变体活性氧清除相关酶酶活下降第40-41页
    2.3.10 LSN5突变影响ROS清除相关基因的表达第41页
    2.3.11 LSN5突变对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1-42页
    2.3.12 LSN5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第42-43页
    2.3.13 LSN5的精细定位第43-44页
  2.4 讨论第44-46页
    2.4.1 LSN5的突变改变植株多种表型特征第44-45页
    2.4.2 LSN5通过ROS的积累导致叶片早衰第45页
    2.4.3 lsn5突变体受生物胁迫或LSN5介导翻译或翻译后水平的生物调控第45-46页
第三章 叶片衰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46-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3.1.1 试验材料第46页
    3.1.2 试验设置及表型性状考察第46页
    3.1.3 数据分析第46-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2.1 关联群体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表型差异第47-49页
    3.2.2 关联分析SNP标记第49页
    3.2.3 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第49-50页
    3.2.4 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50-52页
    3.2.5 生长指数及衰老指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52-53页
  3.3 讨论第53-5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4-55页
  4.1 全文结论第54页
  4.2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附录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作者简历第66页

本篇论文共6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及叶片
茶树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CsGS
茶树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对硒的响应
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序列丢失引起的遗
甘蓝型油菜矮杆性状调控基因ED1的精
硅离子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水稻铵离子与钾离子吸收的交互作用
五味子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生长特性及
基因编辑创制玉米母体孤雌生殖单倍
AtDCGS和β-Zein共表达转基因大豆材
玉米散粉期的基因定位与全基因组选
基于E1基因表达调控的大豆生育期性
水稻寡分蘖突变体rcn20的基因克隆与
棉花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初
中棉所63杂种优势及其对高温逆境的
贵州地区紫花苜蓿生长状况评价及其
小麦52个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
中国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和
野生大豆种子硬实相关QTL发掘
小麦—冰草7P附加系、易位系的鉴定
东北黑土区春玉米控释肥施用的生态
陆地棉株高与纤维品质QTL定位及亲本
复合氨基酸制剂对小白菜和棉花抗逆
灰飞虱体内与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核
酰胺类杀虫剂在3种小作物中的残留归
绿针假单胞菌XF10对烟草黑胫病菌的
大蒜根系腐解物对植烟土壤有害真菌
连作和芽胞杆菌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
津川钝绥螨捕食烟粉虱的能力及其繁
麦长管蚜气味结合蛋白原核表达及结
基于碳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亚洲玉米螟
熏蒸对设施栽培土壤中微量元素形态
水稻Xoo诱导表达基因Xig1的克隆与功
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的鉴定与转录组
烟草抗赤星病主效QTL候选基因的初步
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与聚合
小麦农家品种大白麦和中间偃麦草导
山西省苹果园施用农药职业暴露及风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
GhPR5K调控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机制
黄瓜花叶病毒侵染与烟草细胞自噬相
砂引草内生菌多样性及一株内生菌Al
一种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黄瓜枯萎病
中国五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分子遗传
桃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番茄、马铃薯及西瓜病毒病的病原鉴
大豆Rhg1位点上抗大豆胞囊线虫相关
丽蚜小蜂取食糖分对寄生烟粉虱的影
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白粉病成株抗性
拓展的混合样本分析法Ext-BSA及其在
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和
不同生境下空心莲子草转录组、代谢
种间竞争对入侵植物黄顶菊氮素利用
基于气象条件的我国马铃薯晚疫病区
绿豆枯萎病病原菌小种鉴定及抗源筛
Cry1Ai蛋白杀虫活性的定向改造
白背飞虱水状唾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及
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防
麦长管蚜实验室和田间种群的温度适
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新基因发掘与利用
基于F2和RIL群体的棉花
苹果蠹蛾抗药性相关基因家族和关键
多杀菌素抗性对西花蓟马适合度的影
基于CFD的人工光型植物工厂通风模拟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包衣对玉米和大
纵轴流稻麦联合收获机后切碎抛撒装
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参数优化研究
基于3WQF80-10油动无人直升机机架振
多段式喷杆动力学特性分析与结构优
捕食性蝽类昆虫的DNA条形码研究
手扶式甘薯碎蔓还田机设计与优化
金龟子绿僵菌诱导花生根建立共生的
耕地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格局变化及
施用有机肥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温室气
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
斜纹夜蛾Cry1Ca受体蛋白研究
农业气象灾害和气温降水对华北平原
种植范围变化下的东北水稻低温冷害
粘虫的定向行为及相关基因Cry2、Ma
利用转录组和16S测序技术评价Bt蛋白
四种重要植物病原物恒温扩增检测技
 
水稻(Oryza sativa L.) 叶片衰老论文 SPAD论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肖春燕**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