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文学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论文目录
 
Abstract第1-9 页
内容摘要第9-11 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第11-14 页
  1.1 Text第11 页
  1.2 Text and Translation第11-12 页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第12-13 页
  1.4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第13-14 页
Chapter Two Research Background第14-20 页
  2.1 Research Carried out Abroad第14-16 页
  2.2 Research Carried out at Home第16-20 页
Chapter Three Contrast of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exts第20-51 页
  3.1 Reference第20-32 页
    3.1.1 Personal Reference第22-25 页
    3.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第25-30 页
      3.1.2.1 Selective Nominal Demonstratives: this, that, these, those第26-28 页
      3.1.2.2 Definite Article the第28-29 页
      3.1.2.3 Demonstrative adverbs: here, there, now, then第29-30 页
    3.1.3 Comparative Reference第30-32 页
  3.2 Substitution第32-36 页
    3.2.1 Nominal Substitution第34-35 页
    3.2.2 Verbal Substitution第35-36 页
    3.2.3 Clausal Substitution第36 页
  3.3 Ellipsis第36-40 页
    3.3.1 Nominal Ellipsis第37-38 页
    3.3.2 Verbal Ellipsis第38-39 页
    3.3.3 Clausal Ellipsis第39-40 页
  3.4 Conjunction第40-45 页
  3.5 Lexical Cohesion第45-51 页
    3.5.1 Reiteration第46-48 页
      3.5.1.1 Repetition第46-47 页
      3.5.1.2 Synonym第47 页
      3.5.1.3 Superordinate & Hyponym第47-48 页
      3.5.1.4 General Word第48 页
    3.5.2 Collocation第48-51 页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of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exts第51-78 页
  4.1 English Hypotaxis and Chinese Parataxis第51-53 页
  4.2 Transl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第53-78 页
    4.2.1 Reference第53-58 页
      4.2.1.1 Personal Reference第53-55 页
      4.2.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第55-57 页
      4.2.1.3 Comparative Reference第57-58 页
    4.2.2 Substitution第58-62 页
      4.2.2.1 Nominal Substitution第58-59 页
      4.2.2.2 Verbal Substitution第59-60 页
      4.2.2.3 Clausal Substitution第60-62 页
    4.2.3 Ellipsis第62-67 页
      4.2.3.1 Nominal Ellipsis第63-65 页
      4.2.3.2 Verbal Ellipsis第65-66 页
      4.2.3.3 Clausal Ellipsis第66-67 页
    4.2.4 Conjunction第67-72 页
      4.2.4.1 Similarities in Using and Transferring Conjunctions第68-70 页
      4.2.4.2 Differences in Using and Transferring Conjunctions第70-72 页
    4.2.5 Lexical Cohesion第72-78 页
      4.2.5.1 Reiteration第73-77 页
      4.2.5.2 Collocation第77-78 页
Chapter Five Conclusion第78-81 页
  5.1 Summary of the Study第78-79 页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第79 页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第79-81 页
Bibliography第81-83页

本篇论文共83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我国本科公共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
论董仲舒皇权制衡思想及其伦理形态
弗洛姆异化理论研究
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推理的初步研
结果性条件推理的实验研究
韩愈反佛思想溯源--“惠民”的“有
顿悟:是进程监控还是表征转换
大学生条件推理错觉的实验研究
刺激特性及呈现方式对分类建构影响
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
时间距离对未来事件解释水平的影响
傅玄三论
隋代文学的变迁及其特征
基于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应用题教学对
《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
李杨之恋的文化阐释
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评述
类比问题解决中图式归纳的效应及机
《说文解字》农耕词研究
古汉语“如、若、然、焉、尔”语法
《盐铁论》动词研究
西周甲骨文研究
甲骨文攻击类动词研究
西周金文与传世文献同词异字研究
魏晋南北朝石刻年龄词语研究
魏晋南北朝墓志中的假借字研究
《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探
先秦时间副词研究
先秦汉语方位词研究
从延迟满足任务看儿童期热执行功能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
论现代汉语比喻辞格研究
论“会话含意”在中国的理论研究
特征匹配程度对类比问题解决中提取
长沙方言副词研究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
芥川龙之介和中国形象
中学生类比推理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
学前儿童抽象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发展
范畴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
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
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研究
信息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研究
高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述--福柯权力哲学
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
大专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词汇学习问
体育课后学习与终身体育的探究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
制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
12-17岁少年篮球运动员智能特征分析
语义范畴中模糊限制语的认知分析
顺应OT模式--形式-意义不对称个案研
论教师课堂反馈技巧对课堂互动的影
溯因推理与语用推理
字面意义对中文隐喻句的理解有中介
基于翻译过程研究的翻译批评模式
关联理论之习语及其变体观
论翻译选择过程中的顺应性
论郭象的“适性”即“逍遥”
云南省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大学英语教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horti**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