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属三级医院卫生系统反应性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卫生系统反应性概念 | 第13页 | 第二节 国际卫生系统反应性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一、研究主题 | 第14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14页 | 三、调查工具 | 第14-15页 | 四、评价方法 | 第15页 | 五、国家分布 | 第15页 | 第三节 国内卫生系统反应性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15页 | 二、调查工具 | 第15-16页 | 三、维度权重 | 第16页 | 四、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五、卫生系统反应性与患者满意度 | 第17页 | 第四节 我国卫生系统反应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一、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 | 第17页 | 二、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测量工具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 | 第17-18页 | 三、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分析缺乏全面性 | 第18页 | 四、卫生系统反应性分布的测量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18页 | 第五节 展望及建议 | 第18-20页 | 一、应加强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理解和重视 | 第18-19页 | 二、开发不同类型的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工具 | 第19页 | 三、加强我国卫生系统反应性维度权重研究 | 第19页 | 四、完善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 | 第19页 | 五、科学测量患者的合理期望还存在重要瓶颈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1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一、定量调查 | 第21-22页 | 二、定性调查 | 第2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2-23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3页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23页 | 第五节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第六节 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一、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 第24页 | 二、调查对象的城乡、户口性质 | 第24页 | 三、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 | 第24-25页 | 四、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情况 | 第25页 | 五、调查对象的就业和从事职业情况 | 第25-26页 | 六、调查对象的社会医疗保险和购买商业保险情况 | 第26页 | 七、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参加住院医疗服务等情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KIS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27页 | 一、信度检验 | 第27页 | 二、效度检验 | 第27页 | 第三节 定量研究结果 | 第27-40页 | 一、市属三级医院反应性水平分析 | 第27-31页 | 二、市属三级医院反应性水平评分及重要性排序 | 第31-34页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四、反应性分布 | 第38-39页 | 五、满意度测评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定性研究结果 | 第40-43页 | 一、住院患者或家属的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二、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三、住院患者及家属访谈结果 | 第42页 | 四、医务人员访谈结果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讨论和建议 | 第43-47页 | 第一节 讨论 | 第43-44页 | 一、住院患者对市属三级医院的反应性的总体评价 | 第43页 | 二、住院患者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三、反应性分布情况 | 第44页 | 四、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情况 | 第4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一、重视患者感受,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 第44页 | 二、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 第44-45页 | 三、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 第45页 |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 第45页 | 五、尊重患者自主决定权,促进疾病痊愈 | 第45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