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4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1.1 金属腐蚀 | 第14-16页 |
1.1.1 金属材料腐蚀的危害 | 第14页 |
1.1.2 金属材料腐蚀的分类 | 第14-15页 |
1.1.3 金属材料腐蚀原理 | 第15-16页 |
1.1.4 金属材料防护的基本途径 | 第16页 |
1.2 可剥离膜 | 第16-17页 |
1.2.1 可剥离膜分类 | 第16-17页 |
1.2.2 可剥离膜组成 | 第17页 |
1.2.3 可剥离膜特点 | 第17页 |
1.3 氟树脂 | 第17-19页 |
1.3.1 聚偏氟乙烯 | 第17-18页 |
1.3.2 聚偏氟乙烯的结构 | 第18页 |
1.3.3 聚偏氟乙烯的性能 | 第18-19页 |
1.3.4 聚偏氟乙烯相容性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聚氨酯 | 第19-22页 |
1.4.1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 第19-20页 |
1.4.2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 | 第20-21页 |
1.4.3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增韧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聚苯胺 | 第22-24页 |
1.5.1 聚苯胺的结构 | 第22页 |
1.5.2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第22-23页 |
1.5.3 聚苯胺的掺杂 | 第23页 |
1.5.4 聚苯胺防腐机理及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分子动力学 | 第24-26页 |
1.6.1 MD模拟技术在复合材料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6.2 MD模拟技术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 | 第25-26页 |
1.7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2 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PVDF/TPU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 第28-41页 |
2.1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第28-31页 |
2.1.1 聚合物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28-30页 |
2.1.2 MD模拟细节 | 第30-3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2.2.1 溶度参数与聚合度的关系 | 第31-32页 |
2.2.2 体系平衡的判断 | 第32-33页 |
2.2.3 相互作用参数及结合能分布曲线 | 第33-35页 |
2.2.4 内聚能密度及溶度参数 | 第35-36页 |
2.2.5 径向分布函数 | 第36-37页 |
2.2.6 PVDF与 TPU的液相共混动力学模拟 | 第37-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增容剂对PVDF/TPU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41-5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3.1.3 PVDF/TPU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页 |
3.2 PVDF/TPU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3.2.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3.2.2 亲/疏水性能测试 | 第43页 |
3.2.3 断面形貌观测 | 第43页 |
3.2.4 结晶性能测试 | 第43页 |
3.2.5 热稳定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3.2.6 DSC测试 | 第44页 |
3.2.7 AFM测试 | 第44页 |
3.2.8 FT-IR测试 | 第44页 |
3.2.9 表面元素分析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7页 |
3.3.1 力学性能 | 第44-47页 |
3.3.2 亲/疏水性能 | 第47-48页 |
3.3.3 断面形貌 | 第48-49页 |
3.3.4 结晶性能 | 第49页 |
3.3.5 热稳定性能 | 第49-50页 |
3.3.6 KH560-ATBN对 PVDF/TPU复合材料的增容机理 | 第50-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PVDF/TPU/PANI防腐蚀可剥离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8-83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58-59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4.1.3 PANI的合成 | 第59-60页 |
4.1.4 PVDF/TPU/PANI防腐蚀可剥离膜的制备 | 第60页 |
4.2 PANI及防腐蚀可剥离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4.2.1 PANI的 FT-IR表征 | 第60页 |
4.2.2 PANI的 UV表征 | 第60页 |
4.2.3 PANI产率、溶解率及电导率测试 | 第60-61页 |
4.2.4 PANI的 XRD表征 | 第61页 |
4.2.5 180 °剥离强度测试 | 第61页 |
4.2.6 电化学测试 | 第61页 |
4.2.7 耐盐水测试 | 第61页 |
4.2.8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2.9 亲/疏水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2.10 结晶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2.11 热稳定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2.12 表面元素分析 | 第61-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82页 |
4.3.1 PANI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62-64页 |
4.3.2 可剥性 | 第61-65页 |
4.3.3 Tafel极化曲线 | 第65-67页 |
4.3.4 电化学阻抗谱 | 第67-71页 |
4.3.5耐盐水实验 | 第71-74页 |
4.3.6 力学性能 | 第74-75页 |
4.3.7 结晶性能 | 第75-76页 |
4.3.8 亲/疏水性能 | 第76-77页 |
4.3.9 热稳定性能 | 第77-78页 |
4.3.10 表面元素分析 | 第78-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PVDF/TPU/PANI吸附行为和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83-98页 |
5.1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第83-86页 |
5.1.1 模型构建过程 | 第83-85页 |
5.1.2 MD模拟细节 | 第85-8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86-97页 |
5.2.1 防腐蚀可剥离膜对Fe(100)面的吸附行为 | 第86-89页 |
5.2.2 腐蚀粒子在防腐蚀可剥离膜中的扩散行为 | 第89-95页 |
5.2.3 防腐机理 | 第95-9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结论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创新点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