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纳米复合镀层 | 第9-11页 |
· 复合镀层简介及纳米复合镀层的特点 | 第9页 |
· 纳米复合镀层的发展 | 第9-10页 |
· 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 影响复合镀层生成的因素 | 第11-12页 |
· 电沉积技术 | 第12-14页 |
· 电沉积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 复合电沉积的特点和发展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 | 第16-24页 |
· 实验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实验材料及装置 | 第17-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复合电镀溶液的选择 | 第17-19页 |
· 纳米复合镀层沉积系统 | 第19-20页 |
· 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 整平处理 | 第20页 |
· 除油 | 第20页 |
· 水洗 | 第20-21页 |
· 酸活化 | 第21页 |
· 复合镀液的配制 | 第21页 |
· 施镀 | 第21页 |
· 表征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 组织形貌表征 | 第21-22页 |
· 组分表征 | 第22页 |
· 沉积速率的测定 | 第22页 |
· 耐磨性测试 | 第22页 |
· 复合镀层的 SiC 粒子复合量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研究 | 第24-38页 |
· 影响复合镀层的主要工艺参数 | 第24-26页 |
· SiC 粒子悬浮量 | 第24-25页 |
· 电流密度对纳米复合镀层粒子复合量的影响 | 第25页 |
· 镀液 pH 值 | 第25页 |
· 镀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 | 第25-26页 |
· 搅拌方式 | 第26页 |
·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表征与分析 | 第26-31页 |
·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 SEM 表面分析 | 第26-27页 |
·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 AFM 表征与分析 | 第27-29页 |
·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 XRD 表征与分析 | 第30-31页 |
· 机械搅拌制备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工艺研究 | 第31-34页 |
· 机械搅拌-电沉积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 | 第31页 |
· 镀层的表征 | 第31页 |
· 机械搅拌对复合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磨损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SiC 粒子浓度对复合镀层磨损量的影响 | 第33页 |
· 镀液 pH 对复合镀层磨损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超声波-机械搅拌-电沉积法制备 Cu-SiC 复合镀层的工艺研究 | 第34-36页 |
· 超声波-机械搅拌-电沉积 Cu-SiC 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 | 第34页 |
· 正交试验的表头设计 | 第34-35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 AR 模型的复合镀层纳米粒子复合量预测 | 第38-48页 |
· AR 模型 | 第38-40页 |
· AR 模型预测的基本步骤 | 第38-39页 |
· AR 模型的预测 | 第39-40页 |
· 时间序列法的 MATLAB 实现 | 第40-42页 |
· 系统辨识工具箱 | 第40-41页 |
· AR 模型预测的主要程序 | 第41-42页 |
· 镀件中纳米粒子复合量的预测 | 第42-46页 |
· 镀件中纳米粒子复合量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 第42-44页 |
· AR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适用模型阶次的确定 | 第44-45页 |
· 预测结果检验和比较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