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现状及关系研究——以心理弹性为调节变量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各级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现状及关系研究——以心理弹性为调节变量
论文目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2.1 对职业倦怠的认识第12-13页
    1.2.2 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第13页
    1.2.3 小结第13-14页
  1.3 研究主题的确定第14页
  1.4 研究和选题的意义第14-17页
  1.5 本文研究方法第17-18页
  1.6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及研究框架第18-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31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2页
    2.1.1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19-20页
    2.1.2 工作投入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3 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2 理论模型第22-24页
    2.2.1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第22页
    2.2.2 教师工作投入理论模型——工作—个人匹配理论第22-23页
    2.2.3 教师心理弹性理论模型第23-24页
  2.3 测量工具第24-27页
    2.3.1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估与测量第24-25页
    2.3.2 教师工作投入的评估与测量第25-26页
    2.3.3 教师心理弹性的评估与测量第26-27页
  2.4 研究现状第27-31页
    2.4.1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第27-29页
    2.4.2 教师工作投入研究现状第29-30页
    2.4.3 教师心理弹性研究现状第30-31页
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31-35页
  3.1 理论构思第31-34页
    3.1.1 小学教师工作状态的分类第32页
    3.1.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三变量及不同维度存在着差异第32-33页
    3.1.3 职业倦怠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第33页
    3.1.4 心理弹性对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影响第33-34页
  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34页
  3.3 样本的选择与确定第34页
  3.4 统计处理与分析第34-35页
4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第35-50页
  4.1 预调查的研究目的第35页
  4.2 研究方法第35页
  4.3 访谈与问卷选择第35-39页
    4.3.1 访谈目的第35-36页
    4.3.2 访谈方法第36页
    4.3.3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6页
    4.3.4 访谈提纲设计第36-37页
    4.3.5 访谈资料的收集第37-38页
    4.3.6 访谈资料的整理第38页
    4.3.7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投入以及心理弹测量工具的确定第38-39页
  4.4 预调查问卷的分析第39-49页
    4.4.1 预测样本及其分析第39-40页
    4.4.2 职业倦怠量表的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0-42页
    4.4.3 工作投入量表的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第42-46页
    4.4.4 心理弹性量表的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第46-49页
  4.5 对预测问卷的分析小结第49-50页
5 正式调查与结果分析第50-91页
  5.1 研究目的第50页
  5.2 研究方法第50-61页
    5.2.1 研究对象第50-52页
    5.2.2 研究工具第52页
    5.2.3 统计方法第52-53页
    5.2.4 对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第53-55页
    5.2.5 对工作投入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第55-58页
    5.2.6 对心理弹性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第58-61页
  5.3 研究结果第61-90页
    5.3.1 职业倦怠、工作投入和心理弹性的总体情况第61-63页
    5.3.2 小学教师工作状态类型分析第63-64页
    5.3.3 职业倦怠差异检验分析第64-69页
    5.3.4 工作投入差异检验分析第69-75页
    5.3.5 心理弹性差异检验分析第75-81页
    5.3.6 职业倦怠、心理弹性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检验第81-83页
    5.3.7 职业倦怠各维度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回归分析第83-86页
    5.3.8 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分析第86-90页
  5.4 总结与讨论第90-91页
    5.4.1 实证分析结果第90页
    5.4.2 本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模型第90-91页
6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第91-98页
  6.1 研究结论第91-92页
  6.2 创新点第92-93页
  6.3 研究对策与建议第93-96页
  6.4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第96页
  6.5 研究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附录第101-106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101-102页
附录2 小学教师工作现状调查问卷第102-105页
附录3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附录4 后记第106页

本篇论文共10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现状及
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动漫教育研究
湖北省各地市州体育中考实施办法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慕课教学改革研究
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材
思想品德教师人格魅力的实证研究
综合课程视野下的《政治生活》与《
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
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高中生科学旅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考物理试卷的一致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青年化学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
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立体
压花艺术实践课程融入中小学美术教
黄石八中语文“四合一”导学案的校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层级教学路径研究
中学语文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
接受美学在中学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文本间性观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深度学习理论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
中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基
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
中美家校合作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共享研究——以湖
历史学师范生实习备课研究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探析——以岳麓版
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研究
德国卓越教师教育计划:目标和路径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扶持体系建
增强现实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种引入反馈惩罚机制的个性化数据
基于丢包约束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跟踪
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结构分析——以
随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研究
幼儿家长参与态度的问卷编制及其调
微结构光纤传感器件的实验制备及传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纳米激光器的研
黑河下游绿洲植被对调水的响应
高产纤维素酶柄蓝状菌的基因敲除以
脑电信号与注意力的关联研究
东湖通道工程重度人工干扰区植被生
人工海水制备与净化处理系统的研究
武汉地铁七号线盾构隧道施工对地面
荷载作用下磷块岩裂纹产生及扩展规
乙酸—环己烷缔合体系的相图,非理
铈—锰氧化物的形貌控制合成及催化
DMC合成体系气液相平衡的GEMC模拟研
基于两亲分子与牛血清蛋白的超分子
基于三苯胺和偶氮的有机微孔聚合物
含铝助剂对Fe3O4<
吸附—絮凝联用处理两种阳离子染料
四氮大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
几种铋系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甲醇
乙烯基改性星形聚乳酸的合成与性能
磷酸副产氟硅酸制取含钛介孔分子筛
基于石墨纳米碳材料/溶胶—凝胶复合
柱色谱法分离富集高放废液中铂族金
基于对孢菌素甙元C-7位及咔唑氮修饰
基于硅杂环戊二烯的有机微孔聚合物
钴/铈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催化
基于钨酸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环境
三维碳材料/MOFs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
含锰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在
混杂多酸与掺杂碳负载Pd催化剂的电
碳纳米管@介孔碳三维复合材料的电化
不同形貌ZnO与ZnO/ZnFe2
基于卤氧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
含膦酸的三氮大环金属配合物负载二
联接链含刚性基团的Gemini两亲分子
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模板法制
萘二胺类荧光探针的分析与应用
β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改性累托石的制备及其对复合污染的
混合多齿螯合配体3d-4f配合物合成、
铋系材料—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结构的
柱芳烃的指示剂置换识别研究
新型1,2,3-三唑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质谱测定特种工
拉曼光谱定性和定量检测青蒿素研究
离子液体中酸催化半纤维素降解过程
碱式碳酸镁晶形控制及其生长机理研
尾式卟啉的自组装及其识别研究
基于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修饰电
新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钛系列的制备、
Cu基半导体掺杂改性g-C3
壳聚糖衍生物手性分离材料的制备与
低品位磷矿湿法磷酸法制磷酸一钙的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工作投入论文 心理弹性论文 现状研究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shinkoku1**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