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论文] 去年年底,互联网上出现了几个假冒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欺诈性网站,还有假冒银联卡的网站,这些网站与现实中真实的银行网站域名十分相似,它们煞有介事地要求用户输入个人账号信息、网络银行登录密码等个人隐私资料,目的是骗取用户信息后利用这些资料提取上网用户账号中的现金。
互联网没有国界,病毒数小时内即可在全球范围传播,网络犯罪也是如此,新的犯罪手段刚出现,很快就会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网上传播,认真分析网络病毒和网络犯罪的新特点,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安全政策和网络安全法规。
网络病毒与犯罪的跨平台化整合
熟悉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病毒是在DOS单用户、单机操作系统时代产生的,当时病毒的传播主要依靠软盘这类移动介质,与今天的病毒和蠕虫相比,这类病毒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其最大危害无非是删除文件和导致系统死机。
进入网络时代后,由于软件开发缺陷、网络高速传播和海量储存的特点,病毒、蠕虫已经成为威胁网络运行的重大危害,有可能给社会运行造成重大灾难。
最初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的是一些技术高手或涉世不深的少年,他们的目的多半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超出同伴的“高超技术”,但也会给一些机构和个人带来损失。然而,近一两年来,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犯罪急剧增长,犯罪的组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例如,有网络犯罪集团假冒巴西银行实施类似假冒工商银行网站的骗术,以盗取用户账号信息,该犯罪集团人均非法收入达100万美元。
传统IT应用的特点是传播平台的单一性,例如,电脑用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手机则用于语音通讯,用户不能用电脑进行多媒体通讯,也不能用手机传输文字、图像,更不用说视频了。由于传统IT应用平台本身的局限,在一般情况下病毒和犯罪不会跨越平台蔓延和发展。
技术创新很快打破了传统应用的固有界限。今天的电子邮件不但可以传输语音文件,还……
<<<<<全文未完,本文约4281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